[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生态散养鸡舍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88660.1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9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潘周雄;简志银;班宋智;蒋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A01K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态 散养 鸡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生态散养鸡舍,涉及生态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矩形承载底板、墙体和顶盖构成的舍体;舍体内设有多个与矩形承载底板顶面可拆卸连接的A字形鸡笼架;A字形鸡笼架由倒V形架和位于倒V形架内的鸡承载网构成,鸡承载网与倒V形架两内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矩形承载底板顶面设有位于鸡承载网正下方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设有发酵床垫料层。该散养鸡舍能够使散养鸡产生的鸡粪直接掉落至作为发酵床的条形凹槽内,并使鸡粪进行发酵降解,进行高效无害化处理,防止鸡舍内的鸡粪滋生病虫害影响散养鸡健康;同时,鸡粪集中于条形凹槽内,方便对鸡舍内的鸡粪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生态散养鸡舍。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绿色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了农业领域,土鸡、柴鸡等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转行投资者的青睐,室外养殖、放养土鸡、柴鸡养殖变得越来越火爆。散养鸡是饲养在野外、山坡、果园等地域的鸡,这种鸡由于以野外的草虫为食、运动量大而体质健壮,其肉质鲜嫩味美、鸡蛋味道纯正,鸡及鸡蛋价格都非常看好,销售价格高,散养鸡养殖效益显著。
目前以饲喂散养鸡为主题的生态农场也渐渐增多,但是为了更好地规模化管理以及给鸡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供给散养鸡的鸡舍是必不可少的。
现有的鸡散养一般采用农家或养殖场非标准化的房屋作为鸡舍,鸡舍中鸡的粪便通常是直接排泄在地面上,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且难以清理,并且,鸡舍内的鸡架是采用固定方式安装,随着粪便的积累易产生阻塞,容易导致鸡舍内细菌滋生严重,使鸡感染细菌生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生态散养鸡舍,该散养鸡舍能够使散养鸡产生的鸡粪直接掉落至作为发酵床的条形凹槽内,并使鸡粪进行发酵降解,进行高效无害化处理,防止鸡舍内的鸡粪滋生病虫害影响散养鸡健康;同时,鸡粪集中于条形凹槽内,方便对鸡舍内的鸡粪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生态散养鸡舍,包括舍体,所述舍体由矩形承载底板、墙体和顶盖构成,所述矩形承载底板固定铺设于地表面,所述墙体垂直固定于矩形承载底板顶面的四周边缘,所述顶盖与墙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舍体内设有多个与矩形承载底板顶面可拆卸连接的A字形鸡笼架;所述A字形鸡笼架由倒V形架和位于倒V形架内的鸡承载网构成,所述鸡承载网与倒V形架两内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承载底板顶面设有位于鸡承载网正下方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设有发酵床垫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鸡舍过程中,散养鸡位于舍体内的A字形鸡笼架的鸡承载网顶面时,散养鸡生理代谢产生的鸡粪由鸡承载网的网孔掉落至鸡承载网正下方的条形凹槽内,通过条形凹槽,便于收集散养鸡产生的鸡粪,同时,便于将条形凹槽作为鸡粪的发酵床;通过发酵床垫料层,便于使掉落至条形凹槽内的鸡粪进行微生物发酵降解,对鸡粪进行高效无害化处理,防止鸡粪滋生病虫害而影响散养鸡健康;同时,通过条形凹槽,方便将条形凹槽内发酵降解后的鸡粪排出舍体内;通过A字形鸡笼架,便于鸡承载网上的散养鸡产生的鸡粪能够直接掉落至条形凹槽内,避免散养鸡产生的鸡粪掉落至舍体内各处难以清理;通过墙体、顶盖和矩形承载底板构成的舍体,便于为散养鸡进行遮风挡雨;该散养鸡舍能够使散养鸡产生的鸡粪直接掉落至作为发酵床的条形凹槽内,并使鸡粪进行发酵降解,进行高效无害化处理,防止鸡舍内的鸡粪滋生病虫害影响散养鸡健康;同时,鸡粪集中于条形凹槽内,方便对鸡舍内的鸡粪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舍体内部顶端设有与顶盖固定连接的紫外灭菌灯;所述舍体内设有与顶盖固定连接的照明取暖灯;所述舍体内设有用于控制紫外灭菌灯和照明取暖灯工作的控制开关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紫外灭菌灯,便于对鸡舍内进行紫外光消毒杀菌;通过照明取暖灯,便于在夜晚或寒冷天气为散养鸡提供所需的温度;通过控制开关面板,便于控制紫外灭菌灯和照明取暖灯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8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