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林蛙养殖的网帐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83935.2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6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臣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 地址: | 154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养殖 网帐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林蛙养殖的网帐机,包括扎眼辊、车轮、开沟铲、埋土板、塑料辊、毛刷、螺旋转井模块、养殖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扎眼辊设于车轮的轮毂侧,通过焊接固定,车轮采用的是实心车轮,开沟铲设于网帐机的一端,埋土板设于网帐机的另一端,且埋土板的一侧与网帐机焊接固定,塑料辊设于网帐机内,塑料辊的两端与设于网帐机内的滚珠轴承连接,且塑料辊上缠绕有塑料薄膜,毛刷设于塑料辊的一侧。本新型的网帐机可以圈定林蛙的养殖场地,其中养殖桶模块中的网布兜可以针对林蛙的大小,实现“捕大放小”,有效地保护幼蛙的生长,减少人力劳动量,可提高饲养成活率,设置饲养圈围栏可防止中国林蛙逃逸和防止天敌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养殖技术,具体是指一种便于林蛙养殖的网帐机。
背景技术
中国林蛙是生活在森山密林中的水陆西栖动物,对其栖息繁衍的生态环境条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而适宜其生长的森林生态环境近年来逐渐减少,加之人为滥捕滥猎,致使林蛙的资源日趋枯竭,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禁捕,并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大力提倡人工驯养。目前发展起来的林蛙养殖户都是有选择的利用林地进行饲养,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如水源不足,气候因素的变化,天敌危害等,人工繁殖投放蛙苗,回捕率仅为5-10%,效益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林蛙养殖的网帐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林蛙养殖的网帐机,包括扎眼辊、车轮、开沟铲、埋土板、塑料辊、毛刷、螺旋转井模块、养殖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扎眼辊设于车轮的轮毂侧,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的车轮采用的是实心车轮,所述的开沟铲设于网帐机的一端,所述的埋土板设于网帐机的另一端,且埋土板的一侧与网帐机焊接固定,所述的塑料辊设于网帐机内,塑料辊的两端与设于网帐机内的滚珠轴承连接,且塑料辊上缠绕有塑料薄膜,所述的毛刷设于塑料辊的一侧,同时毛刷一端设有弹簧与网帐机固定点焊机固定,所述的螺旋转井模块设于网帐机中,通过支架固定在网帐机的箱体中,所述的养殖桶模块分为外桶、内桶,所述的外桶边沿处设有提手,其中的内桶嵌套与外桶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新型的网帐机可以圈定林蛙的养殖场地,其中养殖桶模块中的网布兜可以针对林蛙的大小,实现“捕大放小”,有效地保护幼蛙的生长,减少人力劳动量,可提高饲养成活率,设置饲养圈围栏可防止中国林蛙逃逸和防止天敌危害。
作为改进,所述的车轮设于网帐机的两侧,两个车轮之间设有连接轴固定安装。
作为改进,所述的开沟铲的截面形状是锐角三角形,通过焊接固定于网帐机的侧壁。
作为改进,所述的内桶底部设有若干小孔,同时内桶内设有网布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便于林蛙养殖的网帐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便于林蛙养殖的网帐机的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外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塑料布的成型效果图。
如图所示:1、扎眼辊,2、车轮,3、开沟铲,4、埋土板,5、塑料辊,6、毛刷,7、螺旋转井模块, 8、养殖桶模块,8-1、外桶,8-2、内桶,8-3、网布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臣,未经李洪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3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压合成甲硝唑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酒包装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