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76829.1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0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民;曹四峰;余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蒲微防水透气膜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17/164;F16K27/02;F16K37/00;H01M50/317;H01M50/3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梁首强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公开了一种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于电池箱体上,所述防爆阀包括阀体、活动设置于该阀体上的释压机构、及在正常状态下与所述释压机构接触的检测开关,当所述电池箱体内部压力值大于设定防爆压力值时,所述释压机构与所述检测开关分离,所述检测开关输出信号并传送至控制系统进行预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内内置检测开关,通过释压机构与检测开关配合,从而实现预警目的,轻松满足各类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上的防爆阀。
背景技术
在近几年汽车电动化的趋势下,我国电动车体量迅速增长,但也伴随着一些电动汽车起火、爆炸事故问题,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标准中明确提到:“当电池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五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以确保乘客拥有充足的逃离时间”;国家强制标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中主要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增加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能够第一时间给驾乘人员安全提醒,此举再次提升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准入门槛,在电动车行业中急需符合标准要求的防爆、预警方案。
现有技术中的顶针刺破型塑料防爆阀较难实现低压防爆的目的,且此种防爆阀没有预警功能。为了满足上述安全要求,技术人员一般选用防爆阀进行防爆,尽可能延迟电池系统起火、爆炸时间,同时选用压力传感器或者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包等密封厢体的容器内压力或温度并进行预警。但是,压力传感器在低压范围内监测控制精度较差;温度计或传感器检测结果较滞后,一般检测到温度超标报警时往往已经起火难以控制,并且加装传感器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当中防爆阀无预警功能、仅安装现有的防爆阀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家标准中强制要求的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上的防爆阀。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于电池箱体上,所述防爆阀包括阀体、活动设置于该阀体上的释压机构、及在正常状态下与所述释压机构接触的检测开关,所述释压机构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防水透气膜、阀芯、及连接轴,所述防水透气膜通过膜片固定环压于所述阀芯上,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阀芯上、且与该阀芯连通,所述阀芯、连接轴设置于所述阀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上表面设置有释压腔,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释压腔上,所述释压腔底面以该释压腔的中轴向为中心沿径向逐渐向上倾斜、且中部纵向贯穿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一中心孔,所述释压腔底面围绕所述第一中心孔纵向贯穿所述阀体设置有呈梅花型排布的排气孔,所述阀体下表面环绕所述第一中心孔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固定有保护罩,所述释压机构从上往下活动设置于所述释压腔、保护罩中,所述释压机构在正常状态下将密封所述排气孔,所述检测开关设于所述保护罩中。
作为优选,所述释压腔上表面环绕所述排气孔的上开口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中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释压机构在正常状态下紧压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上端,所述阀体下表面环绕所述排气孔的下开口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沿、外沿上按间隔距离凸起形成有凸块。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上表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阀芯上表面按间隔距离环绕所述容纳槽设置有开放槽,所述容纳槽底面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二中心孔,所述连接轴上端贯穿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底部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连通孔、第二中心孔连通,所述防水透气膜位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防水透气膜上方设置有覆盖该防水透气膜的上铁片,所述上铁片对应所述开放槽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U型槽。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下表面朝下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第二中心孔贯穿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轴上端与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轴外周沿套设有弹簧、且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阀体连接以使阀芯密封于所述阀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蒲微防水透气膜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蒲微防水透气膜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6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爆气式尿素颗粒溶解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隧道溶洞一体化初期支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