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灌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56932.X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0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华;戴国清;蔡东阳;黄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佳阳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41 | 分类号: | G02F1/1341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灌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灌注装置,用于待灌注液晶的玻璃坯料进行液晶灌注,该待灌注液晶的玻璃坯料为一对相对设置的液晶玻璃组成,且液晶玻璃之间具有用于容置液晶的间隙,其包括:液晶灌注平台,其上端面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液晶容置槽且该液晶容置槽的两端均延伸至液晶灌注平台的长度方向两端;一对收纳槽,为上端面敞开的矩形盒体结构且分别贴合设置在液晶灌注平台的长度方向两端并用于收集液晶灌注平台上溢出的液晶,其中,收纳槽的上端面与液晶灌注平台的上端面之间具有0.5~1 cm的高度差。该方案实施可靠且节约液晶,液晶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面板液晶加注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液晶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玻璃多是直接采用海绵进行吸附液晶和辅助灌注到液晶玻璃中,其主要是通过液晶玻璃之间的毛细作用和液晶之间的液体黏力来达到将液晶注入到一对液晶玻璃之间且通过毛细作用进行均匀扩散,而采用海绵的缺点较为明显,一方面是容易导致杂质沉积在海绵上而导致其跟随进入到液晶玻璃中,另一方面是海绵自身会将液晶吸附,导致液晶大量浪费,从而使得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液晶灌注效率高且液晶流失浪费少的液晶灌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晶灌注装置,用于待灌注液晶的玻璃坯料进行液晶灌注,该待灌注液晶的玻璃坯料为一对相对设置的液晶玻璃组成,且液晶玻璃之间具有用于容置液晶的间隙,其包括:
液晶灌注平台,其上端面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液晶容置槽且该液晶容置槽的两端均延伸至液晶灌注平台的长度方向两端;
一对收纳槽,为上端面敞开的矩形盒体结构且分别贴合设置在液晶灌注平台的长度方向两端并用于收集液晶灌注平台上溢出的液晶,其中,收纳槽的上端面与液晶灌注平台的上端面之间具有0.5~1 cm的高度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收纳槽与液晶灌注平台相贴的侧面上设有导流斜面。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液晶灌注平台为金属或塑料材质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液晶玻璃之间的间隙小于液晶容置槽的宽度。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巧妙性利用液晶容置槽进行容置液晶,而操作人员只需根据液晶容置槽的间隔,来通过外部辅助工装进行夹持一对待注入液晶的玻璃进行竖直下移,使得一对液晶玻璃与液晶接触,而一对液晶玻璃之间的间隙在接触到液晶容置槽内的液晶时,会因为毛细作用加上液晶的黏性特性而将液晶容置槽内的液晶吸入到一对液晶玻璃之间的间隙并均匀扩散,而液晶容置槽内加入液晶时,由于液晶本身具有一定黏性,因此,液晶容置槽内的液晶不会呈现与液晶灌注平台相平的情况,而是会呈现弧形凸起的状态,此时液晶玻璃下移,不会存在液晶玻璃侧面大面积沾染液晶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简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液晶灌注实施的简要操作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液晶灌注实施的简要操作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液晶灌注实施的简要操作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佳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佳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69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