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锁杆用拉环手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22262.X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越波;孙浩均;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航集装箱配件有限公司;上海新海航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66 | 分类号: | B65D90/66;B65D88/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31273 | 代理人: | 刘民选 |
| 地址: | 2012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锁杆用 拉环 手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锁杆用拉环手柄,包括一手柄,所述手柄设有一铆钉孔,用于连接所述手柄与锁杆,所述手柄还包括一拉环,用于移动所述手柄,以解决手指受到手柄与门板间隙限制而无法放入时,通过拉环方便的移动手柄实现开;另外拉环的设计可以使着力点更加的稳定,以解决在手柄外侧结冰或沾上油渍后造成的光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门锁,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锁杆用拉环手柄。
背景技术
集装箱作为国际仓储物流最重要的运输承载媒介,特别是在海外运输进口或出口货物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打开箱门时,现有的集装箱上采用普通型集装箱手柄,如图1、图2 和图3所示,包括手柄01、托架座2和门板10。对于现有手柄,在箱门开启时,需握住手柄 01尾端将手柄01向上移出托架座2,手柄旋转90°后将手柄向外拉完成开门。其中,图2是现有技术中理想的手柄安装在集装箱中的结构示意图,由于锁杆本身制作时存在的角度偏差,或集装箱焊接时的变形或偏差等各种原因,导致手柄01与门板10间的实际间隙常常小于设计时的理论间隙,如图3所示的结构。而且操作者人员的手有大有小或者开集装箱门时带着手套,基于上述原因导致操作人员在拉开门的时候手柄01与门板10间较为吃力,甚至出现无法放入手指的情况;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使手柄着力点不可靠,在手柄01遇结冰或沾染油污后,使用时易滑脱,导致难以拉开箱门。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手柄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各种原因,手柄拉手处与门板之间的实际间隙一般常常会小于设计中的理论间隙,导致人手放入吃力甚至无法放入,同时还存在着力点不可靠的问题,在手柄遇结冰或沾染油污的情况下,使用手柄易滑脱,导致难以拉开箱门。
有鉴于此,设计一种集装箱锁杆用拉环手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需注意的是,背景技术段落的内容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部分内容可能不是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手柄拉手处与门板之间的实际间隙通常小于设计时的理论间隙,导致人手放入吃力甚至无法放入从而难以拉开箱门的技术缺陷,以及现有技术中的手柄着力点不可靠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克服从手柄拉手处与门板内侧开门的集装箱锁杆用拉环手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锁杆用拉环手柄,包括一手柄,所述手柄设有一铆钉孔,用于连接所述手柄与锁杆,所述手柄还包括一拉环,用于移动所述手柄,防止手指受到手柄与门板间隙限制而无法放入时,通过外侧拉出即可开门,同时拉环使着力点更可靠。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手柄由设置有所述铆钉孔的第一平面、与一托架座配合的第二平面、远离所述铆钉孔一端的第三平面、连接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一斜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的第二斜面构成。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设置使手柄与门板隔离,减小手柄与门板之间的摩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拉环设置在所述第三平面上,该手柄结构可以实现在原来结构的基础上设置拉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拉环的跨度与所述第三平面的长度相同,保证拉环的长度方便操作者移动操作。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手柄由设置有铆钉孔的第一平面、与托架座配合的第二平面,以及链接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一斜面构成,手柄结构可以节省工艺和加工材料。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拉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上。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拉环的跨度小于所述第二平面的长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拉环的跨度等于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托架座未重部分的长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拉环呈n型。其中,拉环的顶部的两端设置为圆弧状,拉环结构不限于n型,可以选择其他适合操作人员操作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航集装箱配件有限公司;上海新海航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航集装箱配件有限公司;上海新海航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22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船的船体和无人船
- 下一篇:一种棉性染料一浴法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