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模侧冲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9201.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1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汪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日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32;B21D45/08;B21D37/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李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冲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冷冲压连续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模侧冲孔结构,包括:脱料板镶件、侧冲孔入子、自滑块、复位机构;脱料板镶件设置于脱料板上;下模板上开设有包括第一、第二区域的滑槽,复位机构设置于下垫板上第二区域对应位置处;侧冲孔入子与自滑块可拆连接;自滑块设置于第二区域中,自滑块底部与复位机构抵接,侧冲孔入子设置于滑槽第一区域中,非工作状态时,自滑块顶部高于侧冲孔入子顶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冲孔异形面能顺利从侧冲孔入子分离,产品顺利浮升,确保侧冲孔入子刃口与冲针中心线始终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从而保证了冲孔冲针与侧冲孔入子间的间隙稳定性,使得产品毛刺减小,沿长了冲针、侧冲孔入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冷冲压连续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需滑块让位的侧冲孔工艺,一般结构为冲孔入子与滑块为一体。在模具运行过程中,冲孔入子会上下运动,在模具生产过程中,若脱料板发生倾斜,冲孔入子与冲针刀口间隙不均匀,会导致产品冲孔毛刺,更严重的会导致冲头或刀口崩刃。导致模具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场生产中冲针与侧冲孔入子因间隙问题导致的产品毛刺及侧冲孔入子崩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模侧冲孔结构,包括:脱料板镶件、侧冲孔入子、自滑块、复位机构;
所述脱料板镶件设置于连续模上模脱料板上;
连续模下模板上位于冲针工作端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沿冲针工作方向开设的滑槽,所述滑槽远离冲针的一端为由下模板上表面向下模板底面朝向冲针方向一侧倾斜的倾斜结构,所述滑槽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侧冲孔入子沿冲针工作方向进行往复滑移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自滑块沿所述倾斜结构进行上下滑移的区域,第二区域与脱料板镶件对应;
所述复位机构设置于下模板下方的下垫板上,具体位于第二区域对应位置处;
所述侧冲孔入子尾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自滑块首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自滑块尾部具有与所述滑槽远离冲针的一端相适配的结构,侧冲孔入子与自滑块之间可拆卸连接;
当第二连接结构由第一连接结构的下方向上移动时,侧冲孔入子与自滑块之间相互连接;
当第二连接结构由第一连接结构的上方向下移动时,侧冲孔入子与自滑块之间相互分离;
自滑块设置于滑槽的第二区域中,自滑块底部与复位机构执行端抵接,侧冲孔入子与自滑块连接后设置于滑槽第一区域中,非工作状态时,自滑块顶部高于侧冲孔入子顶部。
对上述基础结构进行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自滑块首部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第一燕尾槽结构,所述侧冲孔入子尾部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与所述第一燕尾槽结构适配的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燕尾槽朝向所述侧冲孔入子尾部的一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90度。
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滑槽远离冲针的一端为由所述下模板上表面向下模板底面朝向所述冲针方向一侧倾斜的第二燕尾槽结构。
又进一步优选的为,所述第二燕尾槽结构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 20度~25度。
再又进一步优选的为,所述第二燕尾槽结构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25度。
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压板的工作端位于侧冲孔入子的上端。
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滑槽的所述第一区域中,具体位于滑槽靠近冲针的一侧。
更加优先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复位机构为顶针结构,所述顶针结构包括:顶针、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日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日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9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粉机外壳安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蟹公寓用排水排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