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玻光泉的过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86807.6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曾达;孙勇;余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启源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35/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黄蓉蓉 |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内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光泉 过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玻光泉的过滤结构,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并用于固定水泵以及射灯光源的隔板,在壳体的内腔中且位于隔板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包,在所述隔板下方用一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将壳体分为互相独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上壳体上远离合页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U形,其末端均活动贯穿上壳体的壳壁后插入上壳体的内腔中,并分别各与一个防止末端从内腔中脱出的防脱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用设计的过滤结构,便于玻光泉的过滤包更换,提高了过滤包更换的便利性,利于玻光泉的后期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玻光泉的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玻光泉,又名光亮泉,玻光喷泉在喷射时,水柱呈拱门状,整体光洁,水柱不溅不散,沿着设定的轨迹喷射,弧形玻光水柱穿池而出,喷头下方设有密封的射灯光源,用于照射喷出的水柱,从而使喷射出的水柱附着颜色,继而在空中挂起一道道彩虹。
目前玻光泉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腔上侧的水泵,水泵通过进水管将壳体内腔下侧的水吸入,并通过喷水管喷出,从而形成水柱;在喷水管喷出端的正下方设置有射灯光源,射灯光源调节水柱的颜色。
现有的玻光泉装置是利用高压水,经过进水口进入装置内部的过滤桶,再从喷水口喷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高压水的压力巨大,含杂质的高压水对滤网冲击力大,容易破坏喷泉装置内部的过滤层,导致设备堵塞,造成设备爆裂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玻光泉装置的进水的过滤做出新的设计改良。
现有技术CN208407466U所公开的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中,在壳体的内腔的下方悬空固定有过滤包,更换过滤包时,拆卸下卡板或上卡板,将过滤包8向下或者向上取出进行更换即可。但是此技术中,并未对壳体上用于过滤包取出的结构进行公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用于玻光泉的过滤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具体地用于更换过滤包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的这种采用过滤包进行过滤的结构中,关于如何将过滤包取出的结构进行设计,以便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提高维护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玻光泉的过滤结构,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并用于固定水泵以及射灯光源的隔板,在壳体的内腔中且位于隔板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包,在所述隔板下方用一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将壳体分为互相独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上壳体上远离合页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U形,其末端均活动贯穿上壳体的壳壁后插入上壳体的内腔中,并分别各与一个防止末端从内腔中脱出的防脱挡块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壳体上用于把手的两个末端活动贯穿的孔体之间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的形状尺寸与把手的中间段的形状尺寸一致,向上壳体的内腔推动把手能使其中间段位于槽体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把手的中间段上远离槽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之间的最短间距为1~100mm。
进一步地,在所述下壳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插孔,在各个插孔中均插设有高度尺寸一致的支撑柱,所述过滤包通过支撑柱支撑在下壳体内腔底部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所述过滤包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提手。
进一步地,造所述过滤包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多个定位轮,所述定位轮与下壳体内腔的侧壁相切。
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启源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江启源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6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