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引流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60934.9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1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婷;洪庆玲;刘江兰;罗琼;何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瓶,包括瓶身;柔性带,固定设置在所述瓶身的颈部,所述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穿孔;以及倒挂结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瓶身的颈部,所述倒挂结构件具有倒钩,所述柔性带的穿孔嵌入至所述倒钩的沟槽内,使得所述柔性带反向弯曲并与所述倒挂结构件构成一个闭合结构。通过柔性带反向弯曲并与倒挂结构件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结构,整个负压引流瓶可以通过闭合结构悬挂在手术台上或者床头的栏杆上,有效的实现了负压引流瓶的稳定放置,避免了意外跌落或者打翻的情形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压引流瓶。
背景技术
很多患者因疾病、检查及手术原因,需要负压吸引引流瓶将体内的液体引出体外。
目前医院大部分所使用的负压吸引瓶,无法实现方便灵活的放置与固定,有些仅仅只是简单的放置在工作台上或者床头,并没有通过额外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这就给检查或者手术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当负压吸引瓶不慎跌落或者打翻,容易给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引流瓶,能够通过固定结构实现整个装置的固定安放。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负压引流瓶,包括:
瓶身;
柔性带,固定设置在所述瓶身的颈部,所述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穿孔;以及
倒挂结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瓶身的颈部,所述倒挂结构件具有倒钩,所述柔性带的穿孔嵌入至所述倒钩的沟槽内,使得所述柔性带反向弯曲并与所述倒挂结构件构成一个闭合结构。
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柔性带反向弯曲并与倒挂结构件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结构,整个负压引流瓶可以通过闭合结构悬挂在手术台上或者床头的栏杆上,有效的实现了负压引流瓶的稳定放置,避免了意外跌落或者打翻的情形发生。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引流瓶还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套装在所述倒挂结构件的根部,所述套环在所述倒挂结构件的根部以及所述沟槽之间移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环共同套装在所述倒挂结构件以及所述柔性带的根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带的自由末端设置有别针。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带和所述倒挂结构件均具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套装在所述瓶身的颈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瓶身的上端部具有瓶口,所述瓶口处密封设置有第一乳胶层,所述第一乳胶层上设置有单向气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气孔为十字开口。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瓶口上套装有瓶盖,所述瓶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乳胶层。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瓶盖为按压式瓶盖结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引流瓶还包括引流管,所述瓶盖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引流管依次穿过螺纹孔、第二乳胶层和第一乳胶层后伸入至所述瓶身内部,所述引流管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负压引流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柔性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乳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0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折叠椅的输液架
- 下一篇:一种铜纤维抗菌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