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后加压头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41474.5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8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邓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研究所;福建省癌症防治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赵飞 |
| 地址: | 35001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加压 头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加压头套,包括头套本体,所述头套本体上设有V型加压带和U型固定网,所述V型加压带缝合于所述头套本体外侧的耳后区,所述U型固定网缝合于所述头套本体内侧的耳后区,所述V型加压带的两端部均缝合有第二魔术贴,所述头套本体的中间对称设有预留式可裁剪耳孔,所述头套本体的下端设有预留式可裁剪开口。由于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局部伤口加压点移位,且能对局部伤口进行双重加压,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舒适、更利于患者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后加压头套。
背景技术
为了预防腮腺肿瘤手术后的患者发生皮下积液以及腮腺瘘,临床医生多采用长条的纱布绷带和胶带进行局部的加压包扎和固定,传统的纱布绷带加压持续时间短,患者面部活动后容易松脱、移位,医生需要反复的包扎固定加压,而长期的胶布贴合皮肤也容易导致患者皮肤过敏,此外,患者拔管出院后需继续局部加压包扎一周,采用纱布绷带加压固定的方式,使得患者无法自行居家护理,因此,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利于患者恢复的术后加压头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术后加压头套,包括头套本体,所述头套本体上设有V型加压带和U型固定网,所述V型加压带缝合于所述头套本体外侧的耳后区,所述U型固定网缝合于所述头套本体内侧的耳后区,所述V型加压带的两端部均缝合有第二魔术贴,所述头套本体的中间对称设有预留式可裁剪耳孔,所述头套本体的下端设有预留式可裁剪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头套本体上还设有一对上固定部、一对中固定部和一对下固定部,一对上固定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头套本体的上端两侧,一对中固定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头套本体的中间两侧,一对下固定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头套本体的下端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部、所述中固定部和所述下固定部的端部均缝合有用于粘连的第一魔术贴。
更进一步地,所述头套本体的上端缝合有缓冲垫。
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的长度为50cm,宽度为1.5cm。
进一步地,所述V型加压带的长度为10cm。
进一步地,所述U型固定网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4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设有V型加压带和U型固定网,通过增加局部伤口压力,能起到准确固定、加压点不移位、双重加压的作用,更利于患者头部的固定,从而使得患者恢复更快;
2、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局部加压点移位,且对局部伤口具有缓冲作用,从而使得使用更加方便和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头套本体1、上固定部11、中固定部12、下固定部13、第一魔术贴14、预留式可裁剪耳孔15、缓冲垫16、V型加压带2、第二魔术贴21、预留式可裁剪开口3、U型固定网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研究所、福建省癌症防治中心),未经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研究所、福建省癌症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1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多功能急诊外伤清创车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