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梁板后浇带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37576.X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2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红;王永军;刘俊林;王伟;侯伟;高红艳;籍跃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王博飞 |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梁板后浇带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梁板后浇带支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领域;提出一种专用于梁板后浇带支撑的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梁板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和调节支撑柱;所述支撑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管竖直设置,所述支撑管下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支撑柱整体杆状结构,所述调节支撑柱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支撑柱设置于支撑管内,且所述调节支撑柱外螺纹与支撑管内螺纹相咬合,所述调节支撑柱下端设置于支撑管外侧,所述调节支撑柱长度不小于支撑管长度,所述支撑管上部距离其顶端10至20cm处设置有通气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梁板后浇带支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行的施工规范标准里都强调后浇带处的模板需单独设置且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养护结束之前均不得松动或拆除。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后浇带位置的模板不易独立设置或者很难保证后期不松动或者二次支撑。传统的模板施工工艺则是采用钢管脚手架作支撑,模板体系保留,往往因为工期或者管理不善,都会对后浇带造成一定损伤。
采用传统的钢管脚手架和模板进行支撑,由于后浇带迟迟不能封闭所带来的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的租金成本将影响到项目的成本管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专用于梁板后浇带支撑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梁板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和调节支撑柱;所述支撑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管竖直设置,所述支撑管下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支撑柱整体杆状结构,所述调节支撑柱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支撑柱设置于支撑管内,且所述调节支撑柱外螺纹与支撑管内螺纹相咬合,所述调节支撑柱下端设置于支撑管外侧,所述调节支撑柱长度不小于支撑管长度,所述支撑管上部距离其顶端10至20cm处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支撑管外管壁上固定有把手杆,且所述把手杆与支撑管垂直。
所述调节支撑柱 下端同轴固定有支持台。
所述支持台为柱状结构,所述支持台侧壁上固定有用于转动的把手。
所述调节支撑柱上部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环形橡胶密封圈,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与支撑管内管壁抵触。
所述调节支撑柱上端与支撑管上部过渡配合。
所述新型的梁板后浇带支撑装置还包括封堵塞,所述封堵塞为柱状结构,所述封堵塞可将通气孔封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管和调节支撑柱,在使用前,后浇带模板底面上设置有圆形孔。所述支撑管上端管口和圆形孔对接,所述调节支撑柱转动将调节支撑柱抵触下方楼层面,同时确保支撑管垂直,当调节支撑柱抵触楼层面后,将调节支撑柱上端距离支撑管上端10至20cm,且要求通气孔高于调节支撑柱上端,浇筑后浇带即可,后期拆除模板后,对支撑管无其他影响,该支撑柱可保持正常支撑状态。拆除时,将调节支撑柱拧松,继续旋转调节支撑柱,控制调节支撑柱上端与浇筑水泥相对转动,所述支撑管脱模,实现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支撑管,2为调节支撑柱,3为支持台,4为环形橡胶密封圈,5为封堵塞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7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加工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物流喷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