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15675.8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龙;董家鸿;冯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徐章伟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 手术床 使用 肢体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手术床上;护板,所述护板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护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床垫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可以在患者手术中,为患者的肢体提供容纳空间,由此防止患者的肢体在手术中受到压迫,有效的对患者的肢体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手术中的病人平卧于手术台,手臂或手背血管接有临床管路,而手指戴有监测血氧的装置。临床上常用手术布巾包裹双上肢并置于身体两侧,主刀医生和助手分别站于病人两侧。由于长时间和高强度的手术操作,医生会在疲劳时不自觉的靠向手术台并对置于两侧的肢体产生压迫,受压迫的肢体供血受阻致血氧下降而触发麻醉机报警,或血液回流不畅导致药液无法及时输入。并且,当患者肢体长期处于受压时而没有触发报警可能产生压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可以在患者手术中,为患者的肢体提供容纳空间,由此防止患者的肢体在手术中受到压迫,有效的对患者的肢体进行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一种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手术床上;护板,所述护板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护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床垫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可以通过底板与手术床的配合,实现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与手术床的快速拆装,并且通过肢体保护装置上的护板,可以为患者的肢体提供一定的容纳空间,使患者将肢体放于容纳空间后,使护板对患者的肢体提供保护,有效防止了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肢体造成压迫,从而避免了药液在患者肢体内部的输入受到影响,还可以有效防止患者肢体受压产生压疮,减少对病人生命体征监测的干扰。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手术床使用的肢体保护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可插入和抽出于所述手术床的床垫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或所述护板上包括阶梯部,所述阶梯部适于抵靠在所述床垫的侧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阶梯部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护板设于所述阶梯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阶梯部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板形成为弧形且弧形的凹面朝向所述床垫的反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板的弧形凹面上设有防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操作口;门体,所述门体可枢转地设于所述主体上且可打开和关闭所述操作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口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部长度的一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体包括: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可枢转相连,所述第一门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门扇,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门扇之间可枢转相连;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可枢转相连,所述第二门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门扇,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门扇之间可枢转相连,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的相对侧设有门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5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