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总成在线返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01856.5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4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朱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3/08;B65G47/71;B65B57/00;B65B6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玉杰 |
| 地址: | 545036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总成 在线 返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在线返工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装配线、检测线以及合格品打包线,所述检测线的旁侧布置有返修线,返修线的前后两端布置有第一过渡线和第二过渡线,其中第一过渡线远离返修线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线的前端衔接,第二过渡线远离返修线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线的后端衔接,所述检测线的后端位置设有分流机构,检测线上布置有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会造成产品堆积,返工效率高,能够充分保证生产线的装配效率,同时还能避免工人搬运产品,有效地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在线返工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的空调结构复杂,涉及的零部件较多,比如:工程塑料、金属件、电子元件和化工品等,在汽车空调总装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装配不良,为此需要及时返工。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生产线的返工途径主要是利用人工完成,即:流水线工人将产品搬移到返工台上,在返工台上随意更换新的零部件,然后再将更换零件后的产品转移到生产线上进行返工后的检测。靠人工进行返工存在技术缺点有:1、返工产品较多时,返工台上容易堆积产品,导致无法分清各个空调的不良现象;2、缺乏系统支撑,返工返修只能通过手动记录,记录十分不便,且容易漏记,不利于生产管控;3、返工效率低,严重拉低了生产线的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在线返工系统,以解决人工返修容易堆积产品、不便于存档记录和返工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在线返工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装配线、检测线以及合格品打包线,所述检测线的旁侧布置有返修线,返修线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一过渡线和第二过渡线,其中第一过渡线远离返修线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线的前端衔接,第二过渡线远离返修线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线的后端衔接,所述检测线的后端位置设有分流机构,检测线上设有检测设备。
采用上述结构,空调总成在装配线上初装完成后,沿作业方向输送至检测线上,检测线上的检测设备检测空调总成是否合格,对于检测合格的产品,经分流机构自动放行到合格品打包线进行下线包装。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则经分流机构分流至第二过渡线上,然后过渡输送到返修线上进行返工,返工完成后再经过第一过渡线回流至检测线进行二次检测。在线返工系统的返修线具备自动输送功能,不会造成产品堆积,返修效率较高,可有效提升生产线的装配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返修线与第一过渡线和第二过渡线衔接的区域,以及第一过渡线与检测线衔接的区域均设有中转机。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空调产品在对应的相邻两条线上过渡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中转机为换向提升机。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满足各条线路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线、检测线、合格品打包线、返修线、第一过渡线和第二过渡线均为上下层差速链。采用上述结构,便于设备的采购和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返修线沿其作业方向依次设有返工品缓存区、返工判定区和返工工位。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返工产品在返工工位堆积,保证工人返修操作不受影响,同时质量工程师可以在返工判定区对返工内容进行标记,并将标记项目记录到系统中,有利于不合格品的存档记录。不合格品到达返工工位后,返工人员根据标记进行返工,既保证了返工质量,又提高了返工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返修线平行布置在检测线的一侧,第一过渡线和第二过渡线均在返修线与检测线之间,并垂直于返修线与检测线。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流水线的生产布置,并能够起到节约占地空间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装配线有不合格品自动返修线,不会造成产品堆积,且返工效率高,能够充分保证生产线的装配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1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