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94057.X | 申请日: | 2020-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3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宋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5B17/00 | 分类号: | B05B17/00;B05B15/68;B05B12/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朱晓凯 |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雾化 装置 | ||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箱(6),所述主箱(6)上紧固安装有控制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雾机构(7),所述排雾机构(7)嵌入安装于主箱(6)上,所述排雾机构(7)包括壳体(701)、控制组件(702)、雾化器(703)、输出辊(704)、传动带(705)、微电机(706)、转动轮(707)、内腔(708)、配合扇叶(709)、转动杆(710)、中转轴承(711)和输出筒(712),所述壳体(701)内紧固安装有控制组件(702),所述雾化器(703)紧固安装于壳体(701)内部,所述输出辊(704)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带(705),所述传动带(705)嵌入安装于转动轮(707)上,所述微电机(706)上转动安装有转动轮(707),所述内腔(708)预制设于壳体(701)内部,所述内腔(708)与出雾槽(8)内部相贯通,所述配合扇叶(709)紧固安装于转动杆(710)上,所述转动杆(710)与中转轴承(711)内表面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6)顶端转动安装有左底板(5),所述左底板(5)内侧设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右侧贴合安装有右底板(3),所述控制座(2)上嵌入安装有控制板(1),所述出雾槽(8)上嵌入安装有外网板(9),所述转动杆(710)与输出辊(7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输出筒(712)顶端嵌入安装于雾化器(70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包括铰合口(401)、调节杆主体(402)、预制槽(403)、螺纹杆(404)和垫圈(405),所述铰合口(401)预制设于调节杆主体(402)侧端,所述调节杆主体(402)与预制槽(4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杆主体(402)与螺纹杆(404)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404)右侧端固安装有垫圈(405),所述调节杆主体(402)沿主箱(6)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5)包括底板主体(501)、第一杆体(502)和杆套(503),所述底板主体(501)上紧固安装有第一杆体(502),所述第一杆体(502)滑动安装于杆套(503)内,所述杆套(503)插接固定于主箱(6)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网板(9)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外网板(9)厚度为六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主体(50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杆体(502)为圆柱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710)上配合扇叶(709)的设置数量大于两个,并且配合扇叶(709)相互间的安装间距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筒(712)架设安装于转动杆(710)左侧端,并且转动杆(710)与输出筒(712)相互平行安装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40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