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光缆接头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71784.4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0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王树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方 |
| 主分类号: | G02B6/46 | 分类号: | G02B6/46;G02B6/44 |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李显锋 |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光缆 接头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光缆接头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光缆本体,两个所述光缆本体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本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弹簧;通过滑槽的设置,可以使得光缆本体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并对滑槽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接头本体对接焊接时位置发生偏移,利用套管的设置,使得接头本体对接后,利用套管将接头本体包裹,避免接头本体受到磨损和漏电,从而避免多层胶带的缠绕,使得接头本体便于散热和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连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光缆接头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光缆是由若干根(芯)光纤(一般从几芯到几千芯)构成的缆心和外护层所组成。光纤与传统的对称铜回路及同轴铜回路相比较,其传输容量大得多;衰耗少;传输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成本低,是当前最有前景的通信传输媒体。它正广泛地用于电信、电力、广播等各部门的信号传输上,将逐步成为未来通信网络的主体。通信光缆连接装置是将两根电线光缆连接起来,接通输电线路的装置,电网系统中,各部分连接线路因生产需要,需将断开的电线光缆重新搭接,电线光缆在常温下断开后再搭接,搭接的界面之间存在间隙,因内阻变大、结合界面间存在间隙等因素会造成连接处发热的现象,长时间持续发热会造成接触界面的老化,严重影响电线光缆的导电性能并对电网造成巨大损失,同时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目前的电线光缆大多是通过绝缘胶带进行连接,牢固性极差,很容易造成脱线的情况,同时,绝缘胶带缠绕过多,不方面散热和检修,为此,提出一种通信光缆接头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光缆接头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光缆接头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光缆本体,两个所述光缆本体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本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两个转轴对称铰接有两个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弹簧,四个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一个所述光缆本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套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子贴,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贴母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粘接有隔热胶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所述第一卡柱的外侧壁铰接有卡套,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所述卡套与所述第二卡柱互相适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槽的设置,可以使得光缆本体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并对滑槽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接头本体对接焊接时位置发生偏移,利用套管的设置,使得接头本体对接后,利用套管将接头本体包裹,避免接头本体受到磨损和漏电,从而避免多层胶带的缠绕,使得接头本体便于散热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方,未经刘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1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换流阀冷却系统的动力模块
- 下一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力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