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分带现浇混凝土排水沟施工用模板安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68848.5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4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仝彤;陈权;王雷;杜敏;孙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刘斌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带 混凝土 排水沟 施工 模板 拆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安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分带现浇混凝土排水沟施工用模板安拆装置,包括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靠近第二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放置座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放置座的顶部设置有顶部为开口的模具主体,模具主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模具主体内并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两个第一滑块上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孔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拆装灵活、可重复周转使用,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成型效果好,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安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分带现浇混凝土排水沟施工用模板安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为满足后期排水沟钢盖板的安装需要,排水沟上口设计有台口。对于带台口的排水沟,常规的施工工艺为:首先架设排水沟侧壁模板,其次在侧壁模板上部拼接木方模板,然后安装模板纵横向围檩,最后架设模板支撑。
这种施工方法工序复杂,工效十分低下,而且立模时需要专门加工木方模板,成本高、周转次数低,容易浪费木料,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混凝土成型后的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方法工序复杂,工效十分低下,而且立模时需要专门加工木方模板,成本高、周转次数低,容易浪费木料,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混凝土成型后的外观质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中分带现浇混凝土排水沟施工用模板安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分带现浇混凝土排水沟施工用模板安拆装置,包括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靠近第二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放置座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放置座的顶部设置有顶部为开口的模具主体,模具主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模具主体内并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两个第一滑块上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孔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杆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模具主体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延伸至模具主体内并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杆的底端贯穿放置孔延伸至放置座的下方并与移动板的顶部滑动接触,移动板带动固定杆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转动板,转动板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与移动板转动连接,第二滑块通过转动板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柱上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一端贯穿第二滑块并与第二滑块螺纹连接,丝杆的转动带动第二滑块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柱远离第一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嵌入槽,嵌入槽内滑动安装有脚踏板,脚踏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条,丝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条的移动带动齿轮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滑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定位杆对第二滑块进行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分带现浇混凝土排水沟施工用模板安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分带现浇混凝土排水沟施工用模板安拆装置,通过先将模具主体上的固定杆卡入放置孔内,使固定杆与移动板相接触,然后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主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8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