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主故障识别功能的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54447.4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1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坤荣;王松岭;娄继琛;王晓聪;严佩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B64C39/02;B64D47/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涂柳晓 |
| 地址: | 5105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主 故障 识别 功能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主故障识别功能的无人机,包括机舱,所述机舱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机翼,机翼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旋桨一,机翼的前侧安装有广角相机,机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尾翼,尾翼的后端上侧转动连接有螺旋桨二,所述尾翼的左右两侧设有弧形的板,使得尾翼的截面为T字型,且越朝后的尺寸越小,利用风力滑翔,所述机舱的下侧前端固定有防护壳,防护壳为蛋壳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槽和防护壳对不用时的长焦相机进行收纳,减少运输时的风阻,需要使用时,通过电机一、滑块、转动台和角度调节杆调整长焦相机的方位,目标识别快速,图像清晰,同时通过尾翼的设置可以利用风力滑翔,减少电力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自主故障识别功能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又简称无人机,与传统的有人驾驶飞行器不同,是一种利用无线电远程遥控及机载的程序控制器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其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仅被用于作为军事训练中的靶机,此后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发展,逐渐转向于侦查、攻击等各种多用途领域。由于其相对于载人飞机来说具有成本低、生存能力强、无人员伤亡风险、使用方便等优点,所以不止能在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在民用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摄像的图像易受环境干扰,难以分辨无人机目标与背景干扰造成的虚景,同时,相机在飞行中承受较大的风阻,耗电量大,不利于远程飞行。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主故障识别功能的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主故障识别功能的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主故障识别功能的无人机,包括机舱,所述机舱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机翼,机翼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旋桨一,机翼的前侧安装有广角相机,广角相机关于机舱对称设有两个,机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尾翼,尾翼的后端上侧转动连接有螺旋桨二,通过螺旋桨一和螺旋桨二提供动力,尾翼利用风力进行滑翔;
所述机舱的下侧前端固定有防护壳,防护壳为蛋壳状,防护壳向后延伸至机翼的的下侧,所述机舱的中部下侧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上侧设有导槽,导槽内滑动连接有两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右端连接有电机一,所述螺纹杆上的螺纹关于中部对称设置,使得套接其上的滑块通过电机一的转动分别相互靠近或远离,控制两滑块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块的下端边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台,转动台的下侧铰接有长焦相机,长焦相机的后端铰接有角度调节杆,角度调节杆为电动伸缩杆,角度调节杆的上端固定在转动台下侧,转动台连接有动力机构,通过转动台调节长焦相机的水平方向,角度调节杆调节长焦相机的竖直方向,所述放置槽内可收纳长焦相机,当两滑块之间的距离最大时,长焦相机的下侧高于防护壳的下侧,在不用时,收纳长焦相机,减少风阻,所述机舱内设有控制组件和远程通讯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故障感知模块、故障识别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有效感知无人机的故障进行处理,通过远程通讯组件的控制控制无人机运动,通过广角相机寻找目标范围,找到后,调整长焦相机对准目标,进行观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翼的左右两侧设有弧形的板,使得尾翼的截面为T字型,且越朝后的尺寸越小,利用风力滑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翼的后端下侧固定有缓冲块,缓冲块的前侧朝后下方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的前端和下侧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缓冲层,用于减缓冲撞和落地时的冲击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包括上端的T型块、中部的螺纹套和下端的固定销,固定销固定在滑块边侧,用于传导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4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拆装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