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气泡反应发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34327.8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茜;李鹏飞;宁加彬;黄长如;夏蕾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微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邵朋程 |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泡 反应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气泡反应发生装置,在反应过程中,气体从进气口处输入至气体腔内,并迅速充满整个气体腔中;接着,气体通过通孔从气体腔内流入第一反应通道中,由于第一反应通道内装有分散板,分散板上设有多个分散孔,因此,气体透过分散板,被均匀分散成多股气流,并进入液体腔内,此时,液体通过进液口处输入液体腔内,进入的液体具有一定的流速,将多股气流剪切成多个微小的气泡,实现气液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从出液口处流经输入口,并进入气液反应组进行化学反应。由于本微气泡反应发生装置在第一反应通道内设置分散板,将气体充分分散成微小气泡,降低气体压降,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提高吸附效率,有利于提升气液反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气泡反应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适用于气液反应的微反应器主要有微降膜反应器、微鼓泡反应器、金属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和常规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微降膜反应器的液体是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与反应,但是针对不同的进料量,需要设置不同尺寸的微降膜反应器,以保证料液可以均匀的分布到每一根降液管中,且分布均匀,一旦液膜不稳定,将直接影响反应器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及设备使用寿命。
微鼓泡反应器的原理是气体进口宽度小于液体进口宽度,从而达到保证流体均匀分布的效果,但是这种反应器的压降大,气体需要通过压缩机加压进入到反应器内部。
金属套管式微气泡反应器,内、外管由法兰连接,内、外环内径相差很小,形成环形微通道。不同外径的内管和外管,形成不同尺寸的微通道。金属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的核心部件是内管一端沿周向分布的微孔板结构,微孔板上面有无数个微孔道结构组成,微孔板把由内管流入的物料分割成小气流,与环形通道中的流体撞击形成错流,从而完成混合反应。其优点为:采用圆柱管周围开微孔,使单次撞击变为多次撞击,处理量大大增加;但是对于金属套管长度尺寸的限制,通常气液的停留时间不能太长,在1分钟以内,而且只能在外管的外面增加夹套换热功能,但是传热效率不高,不适合与剧烈放热的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气泡反应发生装置,将气体分散成微小气泡,气体压降小,气液接触面积大,吸附效率高,有利于提升气液反应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气泡反应发生装置,包括:气泡发生组,所述气泡发生组包括两个第一端板、气泡发生板及分散板,两个所述第一端板分别层叠在所述气泡发生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气泡发生板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有气体腔与第一反应通道,所述气体腔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气体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反应通道连通,所述分散板装设在所述第一反应通道内,所述分散板上设有多个分散孔,所述分散板与一个所述第一端板之间留有液体腔,所述气泡发生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气体腔连通的进气口及与所述液体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气液反应组,所述气液反应组上设有输入口与输出口,所述输入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气液反应组用于接收所述气泡发生组输出的气液混合物,并使得气液混合物进行发生反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发生板为至少两个,所述气泡发生板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端板之间,相邻两个所述气泡发生板之间隔有第一分隔板,在相邻两个所述气泡发生板之间,其中一个所述出液口与另一个所述进液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板设有第一导热通道及与所述第一导热通道连通的第一导热进口与第一导热出口,且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气泡发生板之间隔有第一导热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导热管与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与所述第二导热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端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导热进口与所述第一导热管连通,所述第一导热出口与所述第二导热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发生板上设有第一检测口,所述第一检测口与所述液体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微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微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4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