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耦合、强度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96603.2 | 申请日: | 202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盟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8 | 分类号: | H01R13/58;H01R13/595;H01R13/56;H01R24/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耦合 强度 可调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耦合、强度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固定板、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端部上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由下至上排列设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相背的表面上均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设有第二环板,所述第一滑块相背的表面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设有第一环板;线缆连接在第二接口处,线缆位于第一环板、第二环板贴合时组成的圆槽处,且线缆位于圆槽内被限位固定,使射频同轴连接器上的线缆连接的稳固,连接筒覆盖住导线与第一接口的连接处,避免导线弯折而发生断裂、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从而降低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连接用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耦合、强度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连接器通常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它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射频同轴连接器主要起桥梁作用,另外兼有处理信号的功能,如滤波、调相位、混频、衰减、检波、限幅等。
现有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在使用时,存在器件上的线缆连接的不够稳定,降低了器件使用性能,另外器件端口连接的导线易弯折而发生断裂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耦合、强度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耦合、强度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在使用时,存在器件上的线缆连接的不够稳定,降低了器件使用性能,另外器件端口连接的导线易弯折而发生断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耦合、强度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固定板、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端部上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由下至上排列设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相背的表面上均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设有第二环板,所述第一滑块相背的表面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设有第一环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与固定块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设有手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贯穿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两者内部的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为“L”型结构,第一环板包括中间的第一弧板与两侧的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水平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为“L”型结构,所述第二环板包括中间的第二弧板与两侧的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水平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两个第一连接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稳固块、第二螺杆、第三滑块、连接筒,所述稳固块位于固定板上且稳固块为“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依次穿过稳固块、第三滑块并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筒与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为“T”型结构,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二螺杆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连接筒为中空结构,且连接筒端部的截面为半圆形状,所述第一接口的圆心处设有耦合导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第一环板、第二环板,线缆连接在第二接口处,线缆位于第一环板、第二环板贴合时组成的圆槽处,且线缆位于圆槽内被限位固定,使射频同轴连接器上的线缆连接的稳固。
2.通过设计的连接筒,射频同轴连接器上连接有导线,连接筒覆盖住导线与第一接口的连接处,避免与射频同轴连接器连接的导线弯折而发生断裂、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从而降低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盟瑞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盟瑞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6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