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元件高效分切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93921.3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7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领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F1/38;B26D7/02;B26D7/18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元件 高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元件高效分切的装置,包括基板和顶板以及支撑柱,所述顶板通过一组支撑柱固定在基板的上方,所述基板上设有用于对电子元件载料条进行定位的分切模具和整形模具,所述顶板的下方设有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板,顶板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运动的驱动缸,所述升降板位于模具上方,升降板的下部对应分切模具设有分切刀具,升降板的下部对应整形模具设有整形刀具,所述基板和升降板之间设有相对应的上下限位柱。面对操作者位置设置上下可打开的限位柱不影响上下载料条,以及整形后的载料条自动吸在升降板上,便于操作取下,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元件高效分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电子元件的生产效率,电子元件的引脚设置较长如图4所示,生产加工中将并排的引脚通过注塑条连接在一起,实现批量生产;但生产出的电子元件带条需要后续分切以及整形处理;目前多是通过工具手动分切整形,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元件高效分切的装置,其结构设置合理便于工人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用于电子元件高效分切的装置,包括基板和顶板以及支撑柱,所述顶板通过一组支撑柱固定在基板的上方,所述基板上设有用于对电子元件载料条进行定位的分切模具和整形模具,所述顶板的下方设有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板,顶板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运动的驱动缸,所述升降板位于模具上方,升降板的下部对应分切模具设有分切刀具,升降板的下部对应整形模具设有整形刀具,所述基板和升降板之间设有相对应的上下限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和升降板之间设有导柱,导柱位于限位柱后方。
所述上下限位柱包括设在基板上的下限位柱和设升降板下部的上限位柱,所述上限位柱的长度大于下限位柱的长度。
所述分切模具和整形模具并排设置,整形模具位于分切模具的后方,升降板下部对应整形模具两端部设有用于吸住整形模具上载料条的磁铁结构。
所述磁铁结构为并排设置的两个磁铁柱,所述升降板上设有与磁铁柱相配的通孔。
所述基板上在分切模具的两侧设有排料槽,对应排料槽的端部设有排料吹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用于电子元件高效分切的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面对操作者位置设置上下可打开的限位柱不影响上下载料条,以及整形后的载料条自动吸在升降板上,便于操作取下,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切模具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载料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元件示意图。
图中:
1.基板、2.支撑柱、3.顶板、4.驱动缸、5.分切模具、6.整形模具、7.升降板、8.导柱、9.弹簧、10.磁铁柱、11.上限位柱、12.下限位柱、13.排料吹嘴、14.负压输送排料通道、15.电子元件、16.边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领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领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3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元件带条边皮清理机构
- 下一篇:带感应龙头洗手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