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景观坝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61103.5 | 申请日: | 2020-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6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谢剑辉;陈阳;陈泽沂;曾龙天;童金;曾志超;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万山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E02B8/04;E02B8/02;B05B1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软件***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景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坝结构,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坝体,坝体靠近上游的一侧为迎水面,坝体的上端为溢流面,坝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上游和下游的泄水孔,泄水孔靠近坝体下端的位置,坝体上滑移设置有封住或者打开泄水孔的一端开口的密封板,坝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密封板进行滑移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控制加速上游的水进入下游,方便对上游进行施工,且方便泄洪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态景观坝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城市都规划了城市景观水系,因此景观坝会越来越多,其对改善居民生活、美化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公告号为CN2096030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龙鳞型景观水坝,包括非溢流坝段、导墙、溢流坝段;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交错分布,溢流坝段的两侧设置导墙分隔于非溢流坝段,溢流坝段的迎水面为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面,在溢流坝段的背水面坡上设置有龙鳞型台阶阵列分布,在溢流坝段背水面底部设置有消力池;非溢流坝段的背水面底部有坝后填土,坝后填土的外侧有挡土墙。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龙鳞型景观水坝,其一般包括坝体和设置在坝体上的溢流段,溢流段的上端一般由若干个间隔设置的踏步形成,且各踏步之间形成供水流过的溢流槽;当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水从溢流槽之间流到下游,发挥景观效果,结构简单。
但是,当对上游进行施工时,有时需要加快上流的水流到下游,但只有待水位上涨到溢流槽的底部位置时,水才能够流到下流;因此无法满足加速上游的水进入下游,也无法进行泄洪。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景观坝结构,其具有能够控制加速上游的水进入下游,方便对上游进行施工,且方便泄洪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景观坝结构,包括坝体,所述坝体靠近上游的一侧为迎水面,所述坝体的上端为溢流面,所述坝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上游和下游的泄水孔,所述泄水孔靠近坝体下端的位置,所述坝体上滑移设置有封住或者打开泄水孔的一端开口的密封板,所述坝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密封板进行滑移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或者洪水,需要加速上游的水流到下游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密封板进行移动,使得泄水孔的开口打开,因此上游的水可以从泄水孔流到下流,使得上游的水更快的流到下游;当洪水过后,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移动板封住泄水孔的开口,使得水只有漫到坝体的上端面时才能流到下游,实现能够控制加速上游的水进入下游,方便对上游进行施工,且方便泄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板位于坝体靠近迎水面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板设置在引水面的一侧,当密封板滑移至封住泄水孔开口的位置时,受到水压的作用,密封板能够更好的封住泄水孔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坝体靠近迎水面的一侧上竖直设置有两道开口相向的滑槽,所述滑槽位于泄水孔开口的两侧,所述密封板的两侧滑移于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泄水孔的两侧竖直设置两道滑槽,能够实现密封板与坝体之间的滑移连接,并在滑移的过程中打开或者封住泄水孔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坝体上端的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套上的螺杆、以及设置在螺杆上端的手轮,所述螺杆的下端与密封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位置高于坝体的上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万山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万山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1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强的智慧交通用信号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