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薯种植用刨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51710.3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乐兆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市一零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5/02 | 分类号: | A01C5/02;A01C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种植 用刨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薯种植用刨坑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位于固定杆底部的套接杆,所述套接杆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固定钮,所述固定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套接杆底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开设有滑动槽;该红薯种植用刨坑装置,通过在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储存槽,在储存槽的顶部开设的输入孔将种子放入,在进行刨坑时,将刨坑铲一侧固定安装的脚踏杆一端固定安装的脚踏踩下时,使种子从刨坑铲挡住的输出口流出,并且可通过在套接杆内部活动套接的固定杆进行收缩,通过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圆孔和一侧活动安装的固定钮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薯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薯种植用刨坑装置。
背景技术
红薯,原产南美州,在我国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在我国粮食生产总面积中占第四位,1999年以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后,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面积不断调减的同时,红薯的面积还在上升,每亩单季产量由20世纪90年代初1200公斤增加到1400-1500公斤,最高单产水平在5000公斤以上,红薯生产由自给自足的传统粮食生产,转向面对市场的多向化、多元化和专用性生产,在国际上,红薯是公认的多用途作物,既可以作为粮食、饲料、蔬菜,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生物质能源作物。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的红薯种植用刨坑装置大多是应对果树的种植,由于红薯种植需要的坑深度没有那么深,但是间距较小,传统的刨坑装置对红薯的种植不大适用,效率较低,并且装置比较大型,不具备便捷性,不适合家用。
2、现有的红薯种植用刨坑装置,大多采用农用锄头,其功能性单一,只能简单的用于刨坑,不具备在刨坑的同时进行撒种,并且不能根据每个人的身高、臂长程度进行调节,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薯种植用刨坑装置,具备便捷性和可以在刨坑的同时进行撒种以及固定杆可进行长短调节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红薯种植用刨坑装置比较大型,不具备便捷性,不适合家用和不具备在刨坑的同时进行撒种以及不能根据个人所需长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薯种植用刨坑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位于固定杆底部的套接杆,所述套接杆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固定钮,所述固定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套接杆底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卡接有滑动钮,所述滑动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刨坑铲,所述刨坑铲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脚踏杆,所述脚踏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脚踏,所述脚踏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滑动钮顶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脚踏杆一侧的螺丝,所述螺丝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杆底部的防撞垫,所述防撞垫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块顶部的盖帽,所述盖帽的底部开设有位于固定块内部的储存槽,所述储存槽的底部开设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的一侧开设有位于刨坑铲的一侧的螺丝孔。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内部采用铁材质制成,外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层,橡胶层的表面设有防滑纹,并且设有手指握把纹路。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顶部,所述固定杆的底部活动套接在套接杆的内部,所述套接杆的一侧开设有孔,所述固定钮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套接杆一侧开设的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一侧开设的圆孔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圆孔之间的间隔均为6cm,所述固定杆的底部通过胶水粘接至防撞垫的顶部,所述防撞垫采用胶皮材质。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开设的滑动槽内部卡接的滑动钮一侧固定安装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刨坑铲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市一零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龙岩市一零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1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