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及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27030.8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7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宁;曹克;葛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3/02 | 分类号: | G01R33/02;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磁通门式 电流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及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其中固定装置,其被固定在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的环形结构中,其用于固定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的铜导体,包括主体中心形成有供铜导体穿过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够限制铜导体位置,能固定铜导体和传感器相对位置,使铜导体准确的固定于传感器安装孔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环形结构中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固定装置的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磁通门传感器是利用被测磁场中高导磁率磁芯在交变磁场的饱和激励下,其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非线性关系来测量弱磁场的。这种物理现象对被测环境磁场来说好像是一道“门”,通过这道“门”,相应的磁通量即被调制,并产生感应电动势。利用这种现象来测量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从而间接的达到测量电流的目的。参考图1所述单绕组磁通门传感器,在环形磁芯上绕有线圈,此绕组即作为激励绕组又作为测量绕组,所测电流从磁环中间穿过。传感器工作时,干路导线穿过包含铁芯和两个线圈的环状结构。磁通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基于铁芯材料的非线性磁化特性,有激励线圈和信号线圈两个绕组围绕该铁芯,在交变激励信号的磁化作用下,铁芯的导磁特性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使围绕在铁芯上的感应线圈感应出反应外界磁场的信号,该信号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测电路将其提取出来进而体现测试电流的大小。
当前的产品磁通门传感器上只存在铜导(即干路导线)安装孔,而铜导相对于传感器的位置需要根据实际的排布方式而定,无法实现精确对中的安装。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工作时,导线位置应处在磁通门的中心,如果发生偏心或者倾斜,会造成感应磁场波动,电流传感器测量误差会增加,影响检测的精确性及稳定性。因此,急需要改进磁通门传感器环形结构,保证导线和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固定,以保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同时需要能够满足不同截面尺寸的铜导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该简化形式的概念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简化,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环形结构,能将铜导限位固定在所述环形结构(磁通门)中心的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环形结构,用于固定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的铜导体的固定装置,包括:
主体1,其中心形成有供铜导体2穿过的第一通孔3,铜导体2被固定于该第一通孔3中;
可选择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4,设置在主体1顶部或形成于主体1侧壁,当主体1穿入环形结构5达到预定位置,第一限位结构4与环形结构5形成接触,第一限位结构4阻止主体1自第二方向脱离环形结构;
第二限位结构7,形成在主体1底部,并自主体1外侧壁向外延伸,当主体1穿入环形结构5达到预定位置,第二限位结构7与环形结构5形成接触,第二限位结构7阻止主体1自第一方向脱离环形结构;
其中,第一方向是主体1穿入环形结构5的方向,第二方向是第一方向的反向,主体1被第一限位结构4和第二限位结构7卡固限位在环形结构5中。
可选择的,主体1的外侧壁与环形结构5内壁形成过盈连接。
可选择的,铜导体2与主体1形成过盈连接;
或,铜导体2通过注塑与主体1制造为一体结构。
可选择的,第一限位结构4是形成于主体1侧壁上的弹性结构,其端部压向环形结构5内侧壁;
当主体1顶部穿入环形结构5达到预定位置,第一限位结构4的端部能穿出环形结构5并与环形结构5接触形成卡固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7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除尘用控制电源集中通讯采集装置
- 下一篇:湿电除尘器用高低压集中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