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污池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01649.1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2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映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映添 |
| 主分类号: | E03C1/182 | 分类号: | E03C1/182;E03C1/26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排污池结构,排污池主体顶部设有开放式的顶部开口和底部设有底部开口,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通过内部管路相通,底部开口内的排污口与卫生间的排污管道相连,用户将水体注入顶部开口后,水体经内部管路以及底部开口进入至排污管道内而向外排放。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易、方便使用且安全卫生等优点,可有效提高用户排放拖地污水的便捷性以及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污池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卫生间的整体卫生和用户如厕过程的使用舒适性,越来越多的家庭会在卫生间安装坐便器以作为如厕工具。而人们在进行家庭清洁时,通常会使用拖把以对地面进行清洁,但配合使用地拖桶在使用后,地拖桶内会残留较多的污水以及在污水中会残留较多毛发等固体垃圾,若卫生间设置有蹲便器,用户可将污水直接倾倒至蹲便器内,但是坐便器的顶部开口距离地面往往具有较大的垂直高度差,用户需要提起地拖桶才能将地拖桶内污水倾倒进入至坐便器内排污口,然而用户在提起地拖桶时,容易发生晃动而造成污水溢出以及额外增加用户的劳动强度。
虽然大多数卫生间都会设置排水地漏,但是拖地完毕后的污水内部可能存在毛发等固体垃圾,直接将污水直接倒落于地漏则会容易造成地漏堵塞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易、方便使用且安全卫生的排污池结构,旨在提高用户排放拖地污水的便捷性以及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污池结构,排污池主体顶部设有开放式的顶部开口和底部设有底部开口,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通过内部管路相通,底部开口内的排污口与卫生间的排污管道相连,用户将水体注入顶部开口后,水体经内部管路以及底部开口进入至排污管道内而向外排放。
优选地,所述顶部开口设有倾斜设置的集污板,集污板底端与集污凹槽顶部边沿相连,集污凹槽与所述内部管路相连。
优选地,所述集污凹槽的内底面为倾斜面,集污凹槽的内底面底端低于水平设置的所述内部管路进口端。
优选地,所述集污板顶面设有用于将水体中固态垃圾与水体分离的集污结构。
优选地,所述集污结构为垂直于水体流动方向的波纹凹槽。
优选地,所述集污结构为由若干不同方向的凹槽相交而形成的网格结构。
优选地,所述内部管路设有台阶凸出端伸入至所述底部开口内部。
优选地,所述排污池主体在纵向呈直角扇形结构,所述集污凹槽设置于排污池主体直角端部位置。
优选地,所述排污池主体直角端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凸出板,排污池主体的扇形圆弧边底部设有圆弧缺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排污池主体设置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以及设有内部管路将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相连以方便倾倒和排放污水,倾斜设置的集污板以较好地收集污水以及集污凹槽的内底面的倾斜最低位置低于水平设置的内部管路进口端,通过集污凹槽倾斜的内底面而使污水中的泥沙等易于沉淀物在集污凹槽内底面最低位置发生沉淀而方便用户进行后期清理,极大地避免泥沙等进入排污管道内造成管道堵塞。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排污池主体为直角扇形结构,方便安装于卫生间直角位置以方便安装定位且不占用较大空间。另外集污板顶面设有用于将水体中固态垃圾与水体分离的集污结构,通过降低污水流速以实现将污水内的固态垃圾与污水快速分离,并且集污结构能够用于用户将地拖进行搓洗清洁等用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映添,未经刘映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1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电动遮阳帘
- 下一篇: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钉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