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带弧度的条形板的夹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84416.5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4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兆鸿精密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陈顺添 |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弧度 条形 夹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带弧度的条形板的夹具装置,包括:底座和夹具主体,夹具主体上设有与带弧度的条形板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容置槽,弧形容置槽上设有用于定位带弧度的条形板的定位结构,夹具主体上设置有多组沿弧形容置槽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用于将带弧度的条形板的下表面压紧固定在弧形容置槽上,夹具主体上设有用于将带弧度的条形板的侧面压紧固定在夹具主体上的夹紧机构。以上夹具装置通过仿形的弧形容置槽来放置带弧度的条形板,利用定位结构进行定位,通过多组压紧组件沿带弧度的条形板的长度方向进行压紧以避免翘起现象,夹紧机构对带弧度的条形板的侧面夹紧,从而实现对带弧度的条形注塑件精准地装夹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带弧度的条形板的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内饰会使用大量的注塑件,在一些面板的装饰条或者封条的位置经常会采用带有弧度的条形注塑件,为了便于条形注塑件的装配,通常在条形注塑件上设置若干卡扣件和定位或限位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的带弧度的条形板100 上设有多个卡扣件101、定位件102以及位于端部的折弯限位槽 103,该带弧度的条形板100从模具中成型后,需要对其关键尺寸进行测量以保证工件的质量合格,例如,需要测量弧度、长度,各卡扣件101、定位件102以及折弯限位槽103的位置等等。
而在测量之前则需要对工件进行固定和定位,目前对于这类工件没有专用的夹具装置,无法实现准确地装夹和定位,进而影响测量的精度,而且普通的夹具装置的结构复杂,无法快速对带弧度的条形注塑件进行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对带弧度的条形板进行精准地装夹固定的夹具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带弧度的条形板的夹具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上设有与带弧度的条形板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容置槽,所述弧形容置槽上设有用于定位带弧度的条形板的定位结构,所述夹具主体上设置有多组沿所述弧形容置槽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将带弧度的条形板的下表面压紧固定在所述弧形容置槽上,所述夹具主体上设有用于将带弧度的条形板的侧面压紧固定在夹具主体上的夹紧机构。以上夹具装置通过仿形的弧形容置槽来放置带弧度的条形板,利用定位结构对带弧度的条形板进行定位,再通过多组压紧组件沿带弧度的条形板的长度方向进行压紧避免翘起现象,夹紧机构对带弧度的条形板的侧面夹紧,从而实现对带弧度的条形注塑件精准地装夹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设置在所述夹具主体并邻近所述弧形容置槽,所述第二磁块放置在带弧度的条形板的上表面以将配合第一磁块将带弧度的条形板的下表面压紧固定在所述弧形容置槽的表面上。以上压紧组件通过磁吸的方式可实现对带弧度的条形板的快速装载或者卸载,操作简便,而且成本低廉。
优选地,所述弧形容置槽的表面设有朝向所述夹具主体的内部凹陷以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块的容纳沉槽,第一磁块固定在容纳沉槽内,第一磁块的上表面外露并朝向待测量的带弧度的条形板以增强磁吸的效果,降低带弧度的条形板发生翘起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夹具主体的端部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主动摆杆和从动摆杆,所述主动摆杆与从动摆杆之间联接有一连杆,所述机架、主动摆杆、连杆和从动摆杆之间构成具有死点的平面四杆机构,所述从动摆杆上设有用于抵靠在带弧度的条形板的端部上的顶紧块。使用时拨动主动摆杆朝向夹具主体摆动,从动摆杆在连杆的作用下联动,当上述平面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顶紧块能够顶紧在带弧度的条形板的端部上,该夹紧机构结构简单、巧妙,有助于快速地更换待测量的工件。
优选地,所述顶紧块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从动摆杆上,可根据顶紧块所需伸出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顶紧块由柔性材质构成能够避免对带弧度的条形板的表面产生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兆鸿精密模具注塑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兆鸿精密模具注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4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