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下行打轧设备的联动防护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58044.9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5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平;朱凯;孙增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实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5/00 | 分类号: | B21D5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华 |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下行 设备 联动 防护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下行打轧设备的联动防护机构,包括主动杆、固定杆、复位杆和防护杆;所述主动杆和固定杆平行设置,所述主动杆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杆能够原地转动,所述复位杆和防护杆分别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复位杆和防护杆构成V型结构,所述主动杆插入V型叉之中。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结构,在下行打扎装置下压时,与本申请产生连动,将手臂向外侧拨开。保证在打扎的瞬间,手部离开打扎区域。以此保证生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下行打轧设备的联动防护机构,属于机械生产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些尚未实现智能全自动的工厂,打孔、压膜等工序仍然需要人工操作。机械上下运行规律,而人体容易产生疲劳、恍神等状态,打孔、压膜过程中,手部被机械压伤、刺伤,轻者受伤、重者丧命。因此,需要一种应用于下行打轧设备的联动防护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下行打轧设备的联动防护机构,包括主动杆、固定杆、复位杆和防护杆;所述主动杆和固定杆平行设置,所述主动杆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杆能够原地转动,所述复位杆和防护杆分别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复位杆和防护杆构成V型结构,所述主动杆插入V型叉之中,并且与复位杆、防护杆分别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杆和防护杆分别与固定杆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杆的外部套有一层海绵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杆使用螺钉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打扎设备的能够下行的轧杆上;所述固定杆连接于转杆旁边的基座,并与基座之间使用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结构,在下行打扎装置下压时,与本申请产生连动,将手臂向外侧拨开。保证在打扎的瞬间,手部离开打扎区域。以此保证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动杆,2-固定杆,3-复位杆,4-防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一般的下压打孔、钻孔、压膜等装置,均设有一个固定的基座,一个能够上下移动的压杆,压杆底部放置一个固定待打轧工件的工作台。工人手动将工件放置工作台,压杆下行进行打扎。此过程较为危险,稍有疏忽造成手部残疾。
本实用新型包括4根杆,结构简单。其分别为主动杆1、固定杆2、复位杆3和防护杆4。
主动杆1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能够上下移动的压杆装置上,固定杆2连接在固定压杆的基座上,固定杆与基座之间使用轴承连接保证固定杆在基座表面能够转动。
主动杆1和固定杆2相互平行。在初始位置(未进行打扎工位时),复位杆3水平摆放,其一端与固定杆3焊接固定;防护杆4倾摆放,其一端与固定杆3焊接固定。防护杆4与复位杆3构成V型叉。主动杆1伸出V型叉。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过程为:初始位置(未进行打扎工位时),工人将工件放置工作台,压杆向下运行,带动主动杆1下压,其将防护杆4下压。固定杆2发生转动,使得防护杆4进行逆时针旋转,将位于其旋转区域内的手向外出拨动,避免首部被压伤。压杆上行,主动杆1带动复位杆向上,固定杆顺时针转动,复位杆顺时针转动恢复至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镜面使用,同时防护左右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实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实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8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重型能量吸收器的安全绳
- 下一篇:一种兽医实验室用消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