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防护套管的一次性输液针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29011.1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8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侠;郭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张斌 |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套管 一次性 输液 针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防护套管的一次性输液针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头和针柄管,针柄管的侧部装有针柄,针柄管的后端连接有细软管,在所述细软管的外圈活动套装有防针刺伤固定套,防针刺伤固定套是圆形套管,防针刺伤固定套的侧壁上制作有供所述针柄嵌入的“V”形柄槽,在“V”形柄槽上设有防止针柄嵌入后退出的凸点。本实用新型使针头隐藏在头皮针固定套内,避免与医护人员或其他人接触,有效的防止针刺伤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针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头皮针是医院常用的医疗用品,使用面广、量大。临床中患者使用一次性头皮针输液完毕,护士为其拔针后,在未将针头处置到锐器盒内前,有潜在的针刺伤可能,易造成院内感染或传染。为预防针刺伤,有的专利制作很复杂,成本高,不易推广;有的结构又过于简单,预防针刺伤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防护套管的一次性输液针头,在原有一次性头皮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可移动的带有“V”型滑槽的头皮针固定套,能有效预防针刺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防护套管的一次性输液针头,包括针头和针柄管,针柄管的侧部装有针柄,针柄管的后端连接有细软管,在所述细软管的外圈活动套装有防针刺伤固定套,防针刺伤固定套是圆形套管,防针刺伤固定套的侧壁上制作有供所述针柄嵌入的“V”形柄槽,“V”形柄槽是沿防针刺伤固定套轴线方向延伸的条形槽,“V”形柄槽在防针刺伤固定套上靠近针柄的一端开口形成开口端,“V”形柄槽在靠近防针刺伤固定套另一端的位置封闭形成闭合端,“V”形柄槽的槽宽从开口端至闭合端逐渐减小,开口端的槽宽大于所述针柄的厚度,“V”形柄槽靠近闭合端的槽宽等于或小于所述针柄的厚度,在“V”形柄槽上保证针头完全没入防针刺伤固定套内的位置设有防止针柄嵌入后退出的凸点,凸点安装在“V”形柄槽一侧的侧壁上,所述凸点与闭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针柄根部的宽度。
所述闭合端至防针刺伤固定套的后端有一条缝,该缝处于闭合状态。
所述“V”形柄槽的形式替换为仅有开口端、没有闭合端的、贯通所述防针刺伤固定套两端的“V”形通槽,“V”形柄槽的末端槽宽远小于所述针柄的厚度。
所述针头上套装有护针帽,所述防针刺伤固定套的内径尺寸大于护针帽的外径。
所述防针刺伤固定套是从前端向后端逐渐收缩的锥形套。
所述针柄管的侧部对称装有两个所述针柄,所述防针刺伤固定套上制作有与所述针柄的数量和位置相适配的两个所述“V”形柄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一次性头皮针的基础上,增加了可移动的带有“V”形柄槽的防针刺伤固定套,能够在拔针后使头皮针完全隐藏在防针刺伤固定套内,并有效固定,可有效预防针刺伤。
2、本实用新型头皮针固定套的结构合理简单,适配性好,用料少,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头皮针固定套,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针刺伤固定套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防针刺伤固定套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防针刺伤固定套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凸点结构俯视图;
图6是双针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与双针柄结构配合的防针刺伤固定套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未经徐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9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