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31708.5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2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聚海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曹治丽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复合 生态 净水 系统 | ||
1.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包括集污池(1)、复合土壤净水单元(2)和出水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池(1)与复合土壤净水单元(2)之间设置有排污泵(4),排污泵(4)的进污端上连接有进污管(5),进污管(5)一端与排污泵(4)的进污端连接,另一端穿入集污池(1)内与集污池(1)连通,排污泵(4)的排污端上连接有排污管(6),排污管(6)一端与排污泵(4)的排污端连接,另一端穿入复合土壤净水单元(2)内与复合土壤净水单元(2)连通;复合土壤净水单元(2)包括墙体(21),墙体(21)呈顶部、底部不封闭式结构,墙体(2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粗滤层(22)、快滤层(23)、慢滤层(24)、深滤层(25)和出水层(26),粗滤层(22)的顶部设置有布水软管(7)和绿色植株(8),布水软管(7)铺设于粗滤层(22)的顶面上,布水软管(7)的进水端与排污管(6)相连接,布水软管(7)的出水端朝粗滤层(22)顶面侧设置,绿色植株(8)种植在粗滤层(22)上,绿色植株(8)的设置与布水软管(7)的铺设不产生干涉,出水层(26)的底部设置有防渗膜(27),防渗膜(27)与墙体(21)组成一个呈顶部不封闭式的框体结构;墙体(21)靠出水池(3)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墙体(21)该侧侧壁的连通口(28),连通口(28)与出水层(26)相连接,连通口(28)上连接有出水管(9),出水管(9)一端与连通口(28)连通,另一端穿入出水池(3)内与出水池(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层(22)采用原土和细砂材料构成,粗滤层(22)的厚度为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滤层(23)采用原土和无烟煤滤料构成,快滤层(23)的厚度为25~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慢滤层(24)采用原土和火山岩滤料构成,慢滤层(24)的厚度为30~6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慢滤层(24)内部设置有第一抗压透水管(10),第一抗压透水管(10)两端均与两侧墙体(21)的内壁呈贴合设置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土壤净水单元(2)和出水池(3)之间设置有充氧机(11),充氧机(11)的出氧口上设置有导气管(12),导气管(12)由粗滤层(22)竖直向下穿入至慢滤层(24)内,且导气管(12)与第一抗压透水管(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滤层(25)采用原土和沸石粉材料构成,深滤层(25)的厚度为20~3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层(26)采用粗砂和细砂材料构成,出水层(26)的厚度为6~12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层(26)内部设置有第二抗压透水管(13),第二抗压透水管(13)一端与靠集污池(1)侧的墙体(21)内部呈贴合设置在一起,另一端与连通口(28)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聚海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聚海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17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