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摆门调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31090.2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5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湖县戈尔客车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63/04 | 分类号: | B62D63/04;B60Q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摆门 调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内摆门调节机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侧设置有内摆门,所述内摆门的顶侧设置有控制盒,且控制盒与车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内摆门的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中,当两个红外距离传感器均检测到或者其中一个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有物品挡在内摆门之间时,控制盒立即启动喇叭发出警报并启动电机槽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传动槽内的第三螺纹杆转动,第三螺纹杆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应分别带动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转动,从而使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同时分别在第一内槽与第二内槽内上移,进而使限位挡板移出收纳槽阻挡在内摆门之间,以避免内摆门将乘客的物品夹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摆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摆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客车与公交车的车门通常采用内摆门;
目前,现有的公车内的乘客上的较多时,在内摆门附近的乘客经常会站在内摆门开合时摆动的区域,因此一些乘客或者乘客携带的物品会时不时的对内摆门进行遮挡,特别是一些较小的物品驾驶员在监视器上难以观察到以及乘客自身也没意识到物品会阻挡内摆门闭合,因此在内摆门关闭时就会夹损这些物品,从而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内摆门调节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内摆门调节机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侧设置有内摆门,所述内摆门的顶侧设置有控制盒,且控制盒与车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内摆门的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均固定连接有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车体的底侧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位于内摆门的底侧中间位置,所述收纳槽嵌入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所述收纳槽的内底侧对应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内槽与第二内槽,所述第一内槽与第二内槽的内底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内槽与第二内槽的底侧共同开设有传动槽,且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分别贯穿第一内槽与第二内槽的内底壁延伸至传动槽的内侧,所述传动槽的内侧对应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槽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且第三螺纹杆贯穿电机槽延伸至传动槽的内侧,所述第三螺纹杆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挡板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尘胶套,且防尘胶套与收纳槽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机槽的底侧固定连接有防尘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安装座在水平方向上相互交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盒的一侧设置有喇叭,且喇叭与车体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盒与红外距离传感器、驱动电机、喇叭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湖县戈尔客车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金湖县戈尔客车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1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路由器
- 下一篇:一种铜牌安装用升降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