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毒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7447.X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9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允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允苗 |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L2/26;A47L15/00;A61L101/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汤云武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消毒锅,包括锅体,锅体内装有第一片状电极和第二片状电极,第一片状电极和第二片状电极相互隔离,往锅体内装入足够水时,水能同时与第一片状电极和第二片状电极相互接触,往锅体内装入待消毒物品时,至少有一个电极不与待消毒物品相接触;第一片状电极上固连有第一导电件,第二片状电极上固连有第二导电件,供电电源通过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给所述第一片状电极和第二片状电极提供电源进行电解。进一步,所述锅体上连接有锅盖,锅盖上装有能吸收氯气的材料。本实用新型清洗消毒操作方便,且节能效果较好,操作也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器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消毒锅。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一些重复使用的器具如茶杯、茶壶、碗盘、瓶子等需要进行清洗消毒。现有常用一种消毒方式是把茶杯、茶壶或碗盘、瓶子等放置在锅里然后往锅里倒入热水或把锅里的水烧开进行茶杯、茶壶或碗盘、瓶子等进行消毒。这种消毒方式存在问题是:一是比较耗能,二是由于要消毒,水温较高,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把人的手烫伤,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三是有些器具不适宜采用高温消毒。
因此人们开始设计其它起消毒作用的产品,2013年6月12日公开一项专利号为ZL201220629269.2、名称为“一种新型茶具消毒清洗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底座、消毒液发生壶,底座的下部装有进水管,底座的上部装有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闸阀相连接,底座的端面上设有一分体式的电源连接座,所述的消毒液发生壶包括外壳、内胆、上盖,外壳内下部装有产生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分解电路,内胆装在分解电路上部的外壳内,分解电路的两个分解电极伸入内胆内,上盖连接在内胆的上面,外壳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电源连接座相配合的底座;所述的消毒液发生壶装于电源连接座上面时,所述的出水管可直接给消毒液发生壶的内胆进行供水。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还可设有一存放食盐的凹槽。
该清洗装置使用时,见其说明书第[0029]段:“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把食盐和水按一定比例加入消毒液发生壶2的内胆22中,接通电源即可制作次氯酸钠消毒液,把茶具放置在消毒盆3中,然后把制作完成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倒入消毒盆3中一分钟左右并简单搅拌,茶具如茶杯、茶壶就能得到较好的消毒和清洗。可见这种消毒清洗装置还需借助一个消毒盆来完成,操作步骤较多,使用起来还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毒锅,其清洗消毒操作方便,且节能效果较好,操作也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毒锅,包括锅体,锅体内装有第一片状电极和第二片状电极,第一片状电极和第二片状电极相互隔离,往锅体内装入足够水时,水能同时与第一片状电极和第二片状电极相互接触,往锅体内装入待消毒物品时,至少有一个电极不与待消毒物品相接触;
第一片状电极上固连有第一导电件,第二片状电极上固连有第二导电件,供电电源通过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给所述第一片状电极和第二片状电极提供电源进行电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锅体内底部的中间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凹陷区,第一片状电极固连在凹陷区的底部,第二片状电极固连在锅体内底部上,第二片状电极覆盖该凹陷区或覆盖整个锅体内底部,第二片状电极上设有多个通孔使得装入锅体内的水能够流入所述凹陷区。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锅体内底部的中间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为阶梯形凹陷区,所述凹陷区自上而下形成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第一片状电极固连在第二支撑面上,第二片状电极固连在第一支撑面上。
再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面由所述凹陷区的底部向上突出几个凸梁的上端面构成,所述第一片状电极上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锅体的下部连接一底座,锅体和底座之间围成一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通过导线电连接控制电路板,供电电源通过控制电路板给所述第一片状电极和第二片状电极供电进行电解,控制电路板控制供电电源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允苗,未经吴允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74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纸绳轮防油装置及引纸绳轮组件
- 下一篇:手指结构及仿生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