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9592.0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6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娟;潘满芝;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辉娟;潘满芝;欧玲 |
| 主分类号: | A61M3/06 | 分类号: | A61M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恒温 功能 临床 妇科 坐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包括:主体框架、第一气囊、排液口;所述主体框架左侧的上方设有注液口,且主体框架与注液口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一接管口的右方,且第一气囊与第一接管口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加气口位于主体框架内底部的中间,且加气口与主体框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液口位于主体框架内底部的右前方,且排液口与主体框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挂钩分别位于主体框架前后两侧的右方,且挂钩与主体框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温度控制稳定,安全方便以及便于清洁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浴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
背景技术
坐浴器在妇科康复护理中经常见到,是一种便于对下身进行冲洗的用具,由于缺少对妇科疾病的认识,加之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妇科炎症变成了女性最常见的疾病,对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对其治疗和护理的主要方法为坐浴。
但是目前常见的坐浴器还存在温控功能不完善,患者在坐浴时,其内部的水温会快速下降,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在坐浴剂中通常会加入一些固体状的中药材料,其在坐浴过程中与患者身体接触,会造成刮伤皮肤的问题。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坐浴器还存在温控功能不完善,患者在坐浴时,其内部的水温会快速下降,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在坐浴剂中通常会加入一些固体状的中药材料,其在坐浴过程中与患者身体接触,会造成刮伤皮肤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包括:主体框架、注液口、第一接管口、第一气囊、第二接管口、第二气囊、加气口、排液口、收纳盒、盒盖、加热棒、橡胶塞、挂钩;所述主体框架左侧的上方设有注液口,且主体框架与注液口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接管口位于主体框架右侧的前方,且第一接管口与主体框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一接管口的右方,且第一气囊与第一接管口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管口位于主体框架右侧的后方,且第二接管口与主体框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第二接管口的右方,且第二气囊与第二接管口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加气口位于主体框架内底部的中间,且加气口与主体框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液口位于主体框架内底部的右前方,且排液口与主体框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收纳盒设置在主体框架内底部的左方,且收纳盒与主体框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盒盖的后侧设置在收纳盒上侧的后方,且盒盖与收纳盒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加热棒的前端设置在主体框架内的左方,且加热棒与主体框架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橡胶塞设置在注液口的中间,且橡胶塞与注液口通过卡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挂钩分别位于主体框架前后两侧的右方,且挂钩与主体框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所述第一气囊的右侧设置有一处圆管状结构,且第一气囊内单向阀的方向和第二气囊内单向阀的方向相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所述加气口为圆形的孔状机构,且加气口与第一接管口通过软管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所述排液口为圆形的孔状结构,且排液口与第一接管口通过软管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临床妇科用坐浴器所述收纳盒和盒盖为网状结构,且收纳盒的前侧与盒盖的前侧通过塑料卡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辉娟;潘满芝;欧玲,未经张辉娟;潘满芝;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9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拇指矫正支具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凝胶化时间测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