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器体和烹饪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4730.6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4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瞿义生;金伟平;宋凯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肖丽 |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烹饪 器具 | ||
本申请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涉及容器体和烹饪器具。所述容器体,包括:基体;形成在所述基体内表面的过渡层;以及,形成在所述过渡层表面的防锈处理层;其中,所述过渡层的材料为铁基单质或化合物,且所述过渡层的孔隙率为≤10%。该容器体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抗点蚀防锈效果好;此外,该烹饪器具与现有的铸铁真不锈铁锅相比,重量较轻,可以提高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感受。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器体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铁锅由于材质健康,特别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被广泛使用。但是普通的铁锅具有容易被氧化,易生锈等缺点。
目前,市场上具有一定防锈能力的铁锅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将锅身进行净化处理、氮化处理及氧化处理,从而达到一定的抗点蚀防锈/防腐能力。但是,对于钢板或者复合钢板的铁锅来说,上面这种工艺形成的防锈结构依然具有容易出现点蚀、防锈效果较差的缺点。
由此可见,上述烹饪器具中的防锈结构仍有改善的空间。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容器体和烹饪器具,其结构简单,抗点蚀防锈性能好,可以防止制品的氧化生锈,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感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容器体,包括:
基体;
形成在所述基体内表面的过渡层;以及,
形成在所述过渡层表面的防锈处理层;
其中,所述过渡层的材料为铁基单质或化合物,且所述过渡层的孔隙率为≤1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层的材料为纯铁,或者为铁合金,或者为纯铁和铁合金的任意比混合;
所述过渡层的孔隙率为0.1~1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层的孔隙率为0.5~8%,进一步可以为0.5~5%,进一步可以为1~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层的材料为纯铁;进一步,所述过渡层的孔隙率为0.1~1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层的材料为铁合金;进一步,所述过渡层的孔隙率为0.1~1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层的材料为铸铁;进一步,所述过渡层的孔隙率为0.1~1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层的材料为纯铁和铁合金的任意比混合,且所述过渡层的孔隙率为0.5~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层的材料为粉末状或者丝材;
所述粉末状的材料的粒度为30~1000目;
和/或,所述丝材的直径为0.5~5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10~500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50~250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体的厚度为0.5~5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复合板材,位于所述基体内表面的为碳钢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体至少包括一层铝/铝合金层,或铜/铜合金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锈处理层的厚度为0.5~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4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