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实木木条自动断料机上的自动切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84256.2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8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谢绍棋;詹桂城;谢有军;朱宗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尤溪县红树林木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C5/02 | 分类号: | B27C5/02;B27C5/06;B27G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5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实木 木条 自动 断料机上 切割 系统 | ||
应用于实木木条自动断料机上的自动切割系统,包括装设在自动断料台上的切割装置,该切割装置位于自动断料台的入口处,该切割装置包括切割支架、用于对指接条进行纵向切割的切割刀片组件以及装设在切割支架上并且带动切割刀片组件作上下运动的竖直气缸,所述切割支架包括活动支架以及套设在活动支架外围的固定套架,所述竖直气缸装设在固定套架上并且其活塞杆连接在活动支架的顶部,所述切割刀片组件包括装设在活动支架上的切割刀片以及驱动切割刀片对指接条进行切割作业的切割电机;所述固定套架的后侧设有用于将切割作业产生的木屑吸走的抽气管。本自动切割系统结构设计理想,自动化程度高,切割作业精准度高,效率高而且不容易造成木屑飞扬,提高了厂房内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木木条的自动断料设备,具体地说是指应用于实木木条自动断料机上的自动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实木木条的加工工艺一般将天然的木材(如松木或者杉木),经过切割→选料→指接→修补→打磨→裁切工艺制作成毛坯件,然后对毛坯件进行涂装处理以及砂光处理。现有毛坯件在指接工艺后,往往需要按照客户订单要求,加工特定长度规格的毛坯件,需要进行断料处理。现有断料方式不够理想,采用人工进行切割操作,精准度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木屑飞扬,严重影响切割作业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实木木条自动断料机上的自动切割系统,以克服现有人工进行切割操作,精准度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木屑飞扬,严重影响切割作业环境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应用于实木木条自动断料机上的自动切割系统,包括装设在自动断料台上的切割装置,该切割装置位于自动断料台的入口处,该切割装置包括切割支架、用于对指接条进行纵向切割的切割刀片组件以及装设在切割支架上并且带动切割刀片组件作上下运动的竖直气缸,所述切割支架包括活动支架以及套设在活动支架外围的固定套架,所述竖直气缸装设在固定套架上并且其活塞杆连接在活动支架的顶部,所述切割刀片组件包括装设在活动支架上的切割刀片以及驱动切割刀片对指接条进行切割作业的切割电机;所述固定套架的后侧设有用于将切割作业产生的木屑吸走的抽气管。
应用于实木木条自动断料机上的自动切割系统,还包括装设在自动断料台上的顶头感应装置,该顶头感应装置包括可沿推板长度方向调节的感应支架、装设在感应支架上的接触传感器以及位于接触传感器的感应头正前方并且挡住指接板顶头的接触块,该接触块一端部可转地连接在感应支架一侧壁上,其一端部和所述感应支架一侧壁之间连接有回位弹簧。
应用于实木木条自动断料机上的自动切割系统,还包括装设在自动断料台上并且位于所述切割装置右侧的上挡板装置,该上挡板装置包括门字形框以及位于门字形框内并且对指接条的顶面进行挡料作业的上挡板以及装设在门字形框上并且带动上档板作竖直上下移动的挡板油缸。
所述上挡板装置还包括位于门字形框左边后侧的后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后固定板上的竖直块、一端部与竖直块活动连接的止回块以及装设在后固定板上并且带动止回块的另一端部对指接条顶面进行抵触的止回油缸。
所述后固定板位于所述切割装置位于所述后固定板和门字形框之间。
所述感应支架的顶面上设有便于将其左、右水平移动的拉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自动切割系统结构设计理想,自动化程度高,切割作业精准度高,效率高而且不容易造成木屑飞扬,提高了厂房内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木木条自动断料机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实木木条自动断料机侧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推板向前推动状态。
图3为实木木条自动断料机侧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活动壁向前推动状态。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尤溪县红树林木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尤溪县红树林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4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