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源大电流防反接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43386.1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0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科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3/18 | 分类号: | H02H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宇 |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高新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电流 反接 电路 | ||
1.有源大电流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VIN+、输入端VIN-、输出端VIN+O、输出端VIN-O、MOS场效应管Q3、运算放大器U10A、电阻R7、电阻R49、电阻R52、电阻R53、电阻R54、电阻R55、电阻R57、电阻R60、电阻R61、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V2、电容C18、电容C35、二极管VD11、二极管VD9、二极管VD12、二极管VZ7、三极管VT4,所述MOS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与电阻R7和电阻R49串联后与输入端VIN+和输出端VIN+O之间的节点相连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输入端VIN-相连接,所述电阻R52与电阻R54并联后两端分别与输出端VIN-O和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18的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电阻R53的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VD11的正极与电阻R7和MOS场效应管Q3的栅极之间的节点相连接,所述二极管VD11的负极与二极管VZ7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VZ7的正极与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连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3的漏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V2,所述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电阻R52之间的节点作为负电源与运算放大器U10A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0A的反向输入端连接与电阻R6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接收电阻R52和电阻R54之间的采样电压CS,所述运算放大器U10A的输出端与二极管VD9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VD9的负极与电阻R6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6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MOS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电阻R7之间的节点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电阻R6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60的另一端与电阻R61和运算放大器U10A之间的节点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0A的同向输入端与电阻R5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0A的反向输入端与电阻R61之间的节点与二极管VD1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VD12的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和电阻R60之间的节点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0A的正电源输入端与电容C3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3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和电阻R60之间的节点相连接,所述电容C35与运算放大器U10A的正电源输入端之间的节点上连接有电源VCC,所述运算放大器U10A的同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10A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大电流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VZ7为稳压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大电流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V2为压敏电阻,且作为嵌位电压从而保护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和MOS场效应管Q3的漏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大电流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场效应管Q3为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科讯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科讯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33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灯具
- 下一篇:机械式电力管道密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