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的击发复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41671.X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顺;曾文勇;沙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维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何浩 |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线型 切割 吻合 击发 复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的击发复位机构,包括外壳,且通过在滑块上设有竖杆,当击发把手通过拨动牙波动击发板下表面的齿轮牙移动时,使得滑块移动,进而带动竖杆移动,且在外壳的上表面设有刻度线,使得可直观的通过竖杆的位置判断击发次数,方便使用,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的一侧设有波动片,通过使用握固定把手的一只手中的大拇指,即可波动拨动片,使得限位牙解除对齿轮牙的限位,使得第一弹簧拉动滑块,使得击发板复位,方便操作,一只手即可完成,避免双手操作,使得医师可以使用另一只手进行稳定吻合器,便于使用,提高吻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的击发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类似于订书机,根据适用范围不同,主要可分为皮肤吻合器、消化道、圆形吻合器、直肠吻合器、圆形痔吻合器、包皮环切吻合器、血管吻合器、疝气吻合器、肺切割缝合器等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手术时间,具有避免交叉感染,利用钛钉或不锈钢钉,缝合严密、松紧适中,具有很少的副作用和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等。
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在使用时,医师在进行吻合时,需要一只手握固定把手和击发把手,进行击发吻合,而在复位时,需要另一只手拉动复位装置,使得吻合器复位,进而需要两只手进行同时操作,在进行手术时,存在一定的使用不便,且在多次击发时,无法直观的观察到击发的次数,进而容易造成多次重复击发,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的击发复位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击发复位装置需要两只手进行操作,且无法直观的观察到击发次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横向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的一侧相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击发板,所述击发板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齿轮牙,所述外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击发把手,所述击发把手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卷簧,所述击发把手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拨动牙,所述外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一侧,所述复位杆的一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牙,所述复位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拨动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下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均设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击发把手与所述复位杆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外壳,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位于所述拨动片的一侧铰接有防护盖,且所述防护盖为透明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牙的一侧为竖直结构,且所述拨动牙与所述限位牙均与所述齿轮牙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块上设有竖杆,当击发把手通过拨动牙波动击发板下表面的齿轮牙移动时,使得滑块移动,进而带动竖杆移动,且在外壳的上表面设有刻度线,使得可直观的通过竖杆的位置判断击发次数,方便使用,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的一侧设有波动片,通过使用握固定把手的一只手中的大拇指,即可波动拨动片,使得限位牙解除对齿轮牙的限位,使得第一弹簧拉动滑块,使得击发板复位,方便操作,一只手即可完成,避免双手操作,使得医师可以使用另一只手进行稳定吻合器,便于使用,提高吻合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维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维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16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切割吻合器的击发变速机构
- 下一篇:一种活检取样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