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39564.3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9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杰;杜小波;张国华;朱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H01R13/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绝缘本体设有向前开口的对接腔,对接腔具有内底面;每一端子设有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向前延伸穿过内底面的接触部以及自固定部向后延伸的接脚,绝缘本体设有一一收容端子的若干端子槽;端子槽包括向前贯穿内底面的第一收容段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段后方的第二收容段,第一收容段的槽宽小于第二收容段的槽宽,端子的固定部设有位于第一收容段的定位部以及位于第二收容段的干涉部,定位部邻近内底面,且固定部的位于内底面与定位部之间的部分的宽度小于定位部的宽度。如此设置,防止端子在端子槽内前端的部分刮擦端子槽内壁面从而将产生的细屑带到对接腔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相关现有技术请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5305133A所公告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壳体,与对方侧壳体互相嵌合;多个接触件,其经由压入部保持到壳体,多个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所述接触件的所述压入部具备:第一、第二压入部。该电连接器的端子为从向后安装至端子槽,可以避免端子将端子槽的塑胶刮擦到壳体的对接腔部分。然而,大多数电连接器端子为从后向前安装,因此,仍然需要一种能防止端子从后向前插入端子槽而不将细屑带入到对接腔内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安装时不易将细屑带入到对接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对接腔具有内底面;所述每一端子设有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向前延伸穿过内底面的接触部以及自固定部向后延伸的接脚,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一收容所述端子的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槽包括向前贯穿所述内底面的第一收容段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段后方的第二收容段,所述第一收容段的槽宽小于第二收容段的槽宽,所述端子的固定部设有位于第一收容段的定位部以及位于第二收容段的干涉部,所述定位部邻近所述内底面,且所述固定部的位于内底面与定位部之间的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定位部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端子定位部结构简单,不易将端子槽内壁面刮伤,从而避免将细屑带入到对接腔,防止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4是图1中去掉下部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端子槽与端子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6所示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元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
基部 11 端子槽 111
第一收容段 112 第二收容段 113
第三收容段 114 台阶面 115
前端部 12 对接腔 120
内底面 121 后端部 13
安装面板 14
端子 2 固定部 21
定位部 211 干涉部 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9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塔及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铝片生产用退火炉保温罩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