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打磨功能的铜管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31606.9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5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跃华 |
| 主分类号: | B24B5/40 | 分类号: | B24B5/40;B24B5/35;B24B47/12;B24B47/20;B24B47/22;B24B41/04;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打磨 功能 铜管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的铜管加工装置,涉及铜管加工技术领域。该具有打磨功能的铜管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套设有胶皮套,所述固定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该具有打磨功能的铜管加工装置,通过对电机箱的该良,达到了带动竖杆上下移动的效果,从而可对铜管的内壁进行打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无需手动对铜管进行移动,同时也提高了铜管的加工效率,节约了打磨的时间,大大提高了铜管的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打磨功能的铜管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铜管又称紫铜管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而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铜管是最佳供水管道,铜管重量较轻,导热性好,低温强度高,常用于制造换热设备,如冷凝器等,也用于制氧设备中装配低温管路,直径小的铜管常用于输送有压力的液体,如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等,和用作仪表的测压管等。
铜的化学性能稳定,将耐寒、耐热、耐压、耐腐蚀和耐火,特性集于一身,可在不同的环境中长期使用,铜管的使用寿命可以与建筑物寿命一样长,甚至更长,铜管是经百年以上时间和实践经验充分检验过的管材。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铜管加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对铜管进行打磨,从而不便于对铜管的加工,从而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也降低了对通过的加工质量,降低了通过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打磨功能的铜管加工装置,解决了铜管加工时不便于打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打磨功能的铜管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套设有胶皮套,所述固定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盒内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胶皮块。
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腔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和支杆,所述支杆远离电机箱内腔顶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横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圈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盘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连杆的一端与横杆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正表面且位于横杆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远离横杆的一端贯穿电机箱的底部并延伸至电机箱的外部,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打磨块,所述打磨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震片,所述减震片远离套管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远离减震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打磨杆,所述打磨杆远离弹簧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打磨片,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竖杆上且位于电机箱的内部套设有防尘圈,且防尘圈的底部与电机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杆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电机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打磨功能的铜管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跃华,未经李跃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1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