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水冷制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16356.1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5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优加特福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853 | 分类号: | F16D65/853;F16D55/24;F16D65/12;F16D65/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黄一敏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冷 制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循环水冷制动器,与车辆的轮毂组件相连,包括:固定底座;若干刹车盘,呈环状,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外侧,所述刹车盘内部具有水道;若干刹车片模组,所述刹车片模组与所述活动刹车盘依次叠加设置,所述固定刹车盘设置于靠近所述轮毂组件的一组刹车片模组与所述轮毂组件之间;制动器外壳,设置于所述刹车盘以及所述刹车片模组外侧,并且与所述刹车片模组键连接,所述制动器外壳固定于所述轮毂组件上;作业缸组件,包括作业缸以及用于固定所述作业缸的支架板;管道组件,一端连接于车辆的散热器,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刹车盘内部的水道连通,实现内循环水冷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循环水冷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的新修订的GB7258标准的实施,一大批鼓刹制动器将要退出历史舞台,可是普通碟形刹车系统,因为结构简单,刹车片接触面积小,纵然有75%的散热面积,仍存在风冷的散热系统效率低等问题,存在快速升温,散热效果慢的问题,容易造成刹车盘的热衰退,降低制动盘的抗拉力强度,情况恶劣的时候,发生机械性断裂故障,同时又因为属于单盘作业,一旦发生断裂,就会导致刹车失灵。并且,当前的刹车系统,制动器的散热都是自然风冷散热,利用的是空气散热,或者制动器是全部浸泡在冷却液里面,在温度较低时,气路中冷却液很容易结冰,不利于维持制动器本身寿命,维护成本较高。在本申请之前有相应的申请号201921038952.7公开了刹车盘的具体结构以及申请号201920755007.2公开了刹车片模组的具体结构,但是并没有公开与之相连的其他相关部件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循环水冷制动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循环水冷制动器,与车辆的轮毂组件相连,包括:
固定底座;若干刹车盘,呈环状,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外侧,包括一固定刹车盘以及若干活动刹车盘,所述固定刹车盘与所述固定底座上靠近所述轮毂组件的一端螺接,所述活动刹车盘与所述固定底座键连接,所述刹车盘内部具有水道;若干刹车片模组,所述刹车片模组与所述活动刹车盘依次叠加设置,所述固定刹车盘设置于靠近所述轮毂组件的一组刹车片模组与所述轮毂组件之间;制动器外壳,设置于所述刹车盘以及所述刹车片模组外侧,并且与所述刹车片模组键连接,所述制动器外壳固定于所述轮毂组件上;作业缸组件,包括作业缸以及用于固定所述作业缸的支架板,所述作业缸与距离所述固定刹车盘最远的活动刹车盘抵接,所述支架板与所述固定底座上远离所述轮毂组件的一端螺接;管道组件,一端连接于车辆的散热器,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刹车盘内部的水道连通,包括若干对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散热器的水通过每一所述进水管流入每一所述水道,然后通过每一所述出水管流回所述散热器,从而实现内循环水冷散热。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活动刹车盘内侧设置若干方内键。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其呈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所述底座本体的两端均设置外螺纹;若干方形凸起,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外侧面中部,相邻两个所述方形凸起之间形成一平行于所述底座本体轴心的第一键槽;两个第一通孔,沿所述底座本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一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固定底座进一步包括环形固定件,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内侧且与所述固定底座螺接,所述环形固定件上绕圆心设置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管道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水道连通,所述管道组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至车辆的散热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底座本体内侧设置若干加强筋条。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制动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其呈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其一端的内壁沿径向设置若干第二键槽,所述第二键槽用于与所述刹车片模组键连接;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另一端,且沿所述外壳本体的开口向内垂直延伸设置,呈一环状,所述制动器外壳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在车辆的轮毂组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优加特福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优加特福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6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