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旋空压机的吸、放油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14465.X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0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洋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9/04;F04C29/06;F04C18/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杨海宏 |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泽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空压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旋空压机的吸、放油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空压机包括曲轴以及自前往后依次分布的静盘、动盘和机架,机架和动盘均通过轴承支撑在曲轴上,动盘前侧和静盘之间通过密封环形成密封,动盘后侧与机架之间设置十字滑环,结构包括分别成型在机架前侧和动盘后侧的涡旋体一和涡旋体二,涡旋体一和涡旋体二啮合形成均呈月牙形的内油道和外油道,机架内设有油腔以及能使内油道和外油道均连通油腔的供油通道,机架和动盘内分别设有排油口一和排油口二,排油口一和排油口二均能与内油道连通,机架内还设有中间排油口和前端回油口,中间排油口能连通外油道并最终由前端回油口回流到油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涡旋空压机,特别是一种涡旋空压机的吸、放油结构。
背景技术
涡旋式空气压缩机以其效率高、噪音低、体积小、有利于节能及保护环境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需要压缩空气的场合。涡旋式空气压缩机主要运行件涡旋盘之间只有啮合,且相对运转速度较低,较难产生磨损,因而寿命比活塞式、螺杆式压缩机更长,是风动机械理想动力源。在涡旋式空气压缩机中,主要运行件为动盘和静盘,动盘和静盘内设涡旋体,通常,由动盘和静盘彼此结合形成压缩腔,当动盘由曲轴带动沿着一定圆周轨迹作平动时,动盘的涡旋体相对于静盘的涡旋体移动,即由两者所形成的压缩腔移动并改变其容积,从而进行空气吸入、压缩、排放,完成压缩空气的过程。
传统喷油式涡旋式空气压缩机,各轴承部、各运动摩擦副需要润滑和冷却,润滑油和压缩气体一起排出压缩机排气口。压缩空气中的润滑油通过油气分离气的分离和精密过滤器的过滤等手段从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来,润滑油在排气压力的作用下在系统内循环。压缩机系统必须设计有油气分离器、最小压力阀、油精密分离器、油温控制器、油冷却器等,系统相对加大空间,使压缩机整体尺寸加大,并且由于零件很多,成本就高。喷油涡旋式空气压缩机系统需要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油过滤器、油精密分离器和润滑油,更换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耗费物力、人力和时间,造成空压机较高的使用成本,一般情况下,使用成本是初始购机成本的数倍。并且,在压缩机的生存周期中,润滑油需要数次到数十次的更换,润滑油的大量更换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传统的无油涡旋式空气压缩机,在动盘中心部设计安装轴承,而动盘中心部是排气最高温所在处,而中心部由于尺寸限制,热量很难导出,导致动盘轴承部温度很高,对轴承在高温下的精度、稳定性和润滑脂的要求很高,要保证较高的寿命的话,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维护保养,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成本和降低了使用的广泛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简单的涡旋空压机的吸、放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涡旋空压机的吸、放油结构,空压机包括曲轴以及自前往后依次分布的静盘、动盘和机架,机架和动盘均通过轴承支撑在曲轴上,动盘前侧和静盘之间通过密封环形成密封,动盘后侧与机架之间设置十字滑环,其特征在于,本结构包括分别成型在机架前侧和动盘后侧的涡旋体一和涡旋体二,涡旋体一和涡旋体二啮合形成均呈月牙形的内油道和外油道;机架内设有油腔以及能使内油道和外油道均连通油腔的供油通道,机架和动盘内分别设有排油口一和排油口二,排油口一和排油口二均能与内油道连通以将内油道中的润滑油供给两轴承并最终由设置在机架内的后端回油口回流到油腔内;机架内还设有中间排油口和前端回油口,中间排油口能连通外油道以将外油道中的润滑油供给密封环滑动摩擦面和十字滑环滑动摩擦面并最终由前端回油口回流到油腔内,上述的机架上设有使油腔与外界连通的加油口。
在油腔、供油通道、外油道、内油道等结构配合下,以在机架和动盘之间形成类似于油泵的结构,从而完成对动盘后侧所有零件的润滑、冷却和防锈,并通过润滑油对各运动摩擦副的供油,实现压缩机高速、可靠和低噪运行,具有结构紧凑、简单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44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窨井防坠网
- 下一篇:一种组合电器检修作业安全围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