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深海环境下的大功率水下光源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14086.0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9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跃;何萍;江景涛;沙启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澎湃海洋探索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5/02;F21V3/06;F21V29/71;F21V29/74;F21V31/00;F21V29/89;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雷斐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深海 环境 大功率 水下 光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探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深海环境下的大功率水下光源。包括光源上壳和水密接插封装元件,其中,还包括光学玻璃罩、LED阵列、散热片和铝合金耐压壳体,光源上壳与光学玻璃罩的内侧之间设有防水垫片,光学上壳与防水垫片之间的压合面、防水垫片与光学玻璃罩之间的压合面上均设有防水硅脂层,光学玻璃罩的外侧设有铝合金耐压壳体,铝合金耐压壳体与光源上壳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可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长时间连续照明、安全性高、照明范围广,并可以集成在各类水下运动平台上进行海洋调查实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探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深海环境下的大功率水下光源。
背景技术
水下光学成像探测技术作为感知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由于自然光照射进入水体后,其辐射照度随着光传播的距离呈指数衰减状态,相关数据显示,在100米水深处光的辐射照度约为水表面的1%,因此水下环境随着深度增加,黑暗程度也随之增加。大范围的水下照明设备在海洋科考、水下搜救、海洋牧场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尽管视觉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但现有的视觉技术在深海调查存在着设备在深海环境处的耐压能力问题,并且深海处完全黑暗的环境需要大功率光源为成像设备提供照明。水下光源在配合海洋装备进行深水作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大功率水下光源往往因自身集成化程度低、功耗大而无法长时间进行水下作业。
对此,提供一种照明范围广、集成化程度高、作业时间长且安全性高的水下光源设备是其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用于深海环境下的大功率水下光源,可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长时间连续照明、安全性高、照明范围广,并可以集成在各类水下运动平台上进行海洋调查实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深海环境下的大功率水下光源,包括光源上壳和水密插接封装元件,其中,还包括光学玻璃罩、LED阵列、散热片和铝合金耐压壳体,光源上壳与光学玻璃罩的内侧之间设有防水垫片,光源上壳与防水垫片之间的压合面、防水垫片与光学玻璃罩之间的压合面上均设有防水硅脂层,光学玻璃罩的外侧设有铝合金耐压壳体,铝合金耐压壳体与光源上壳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铝合金耐压壳体包括环形的壳体本体和铝合金耐压壳体平台,壳体本体的环形外侧设有环形壳体凹槽,O型橡胶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壳体凹槽内,密封圈与环形壳体凹槽之间设有防水硅脂层,壳体本体的内侧设有铝合金耐压壳体平台,铝合金耐压壳体平台连接壳体本体内相对应的两内侧壁,铝合金耐压壳体平台的朝向光学玻璃罩的一侧设有LED阵列,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走线管;
所述铝合金耐压壳体平台的中心设有走线孔,走线孔的上方和下方且朝向LED阵列的侧面对称设置走线斜坡,走线斜坡呈倾斜状,其靠近走线孔的一端低于远离走线孔的一端,走线斜坡内设有走线管路,LED阵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电源线,电源线依次经过走线斜坡内的走线管路、走线孔和走线管,与水密插接封装元件连接;
所述LED阵列与散热片连接,散热片与铝合金耐压壳体平台固定连接,散热片与铝合金耐压壳体平台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走线孔的直径为3-5mm,走线管路的直径为2-3mm。
所述散热片通过位于四角处的螺丝与铝合金耐压壳体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水密插接封装元件包括连接接口和接口保护罩,连接接口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走线管固定连接,连接接口与走线管之间设有密封圈,对应的连接接口的另一侧与接口保护罩连接,连接接口的一端设有电源线连接头,电源线连接头与电源线连接,连接接口的另一端设有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铝合金耐压壳体和高密度光学玻璃罩,保证该水下光源能够在指定深度的海水环境下作业,避免因未达到预期深度而造成无效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澎湃海洋探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澎湃海洋探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4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