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构筑物多级放空检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93774.3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6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薛峰;张万里;景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11/00 | 分类号: | E03F11/00;E02B7/2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构筑物 多级 放空 检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构筑物多级放空检修结构,包括水处理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中隔成生物处理池和放空检修区,放空检修区中分隔成第一放空检修区及第二放空检修区,第一放空检修区连通第一放空管内端孔口,第一放空管外端孔口位于水处理构筑物外侧,第一放空管内端孔口设置第一外排闸门,第二放空检修区连通第二放空管内端孔口,第二放空管外端孔口位于水处理构筑物外侧,第二放空管内端孔口设置第二外排闸门,第一放空检修区与生物处理池之间通过设置若干个过流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放空结构设置于水处理构筑物内,保持开关切断的阀门及闸门等机械设备处于较为干燥的环境,并且设置两级放空结构,强化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水处理构筑物多级放空检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构筑物往往池容都比较大,且生物池内水下的机械设备及材料众多,需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因此,污水处理厂运行人员往往需要隔一段时间将生物池池内污水全部放空,方可进行检修工作。因此一般会在设计时考虑池内设置集水坑,集水坑设置管道通向污水井,在管道上设置阀门井。阀门井在平时常关,在检修时开启。
出于保温及经济造价的考虑,生物处理池结构上往往为半地下形式。而出于生物池曝气效率的考虑,生物池往往为6-7m有效水深。因此,在南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生物池池底往往在3-4m深,基本在地下水位线以下,设置的放空管及阀门井也是同样的深度。在日常运行中,阀门井内的阀门往往容易被水汽、地面降雨或地下水渗入井内等原因,经常产生锈蚀等情况,甚至造成阀门的“锈死”。在需要检修时不能开,一旦打开由于内部结构的锈蚀,阀门将无法关闭,造成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瘫痪。并且阀门的更换也是需要较长的时间,会给整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都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构筑物多级放空检修结构,能解决上述的问题,且将放空结构设置于水处理构筑物内,保持开关切断的阀门及闸门等机械设备处于较为干燥的环境,并且设置两级放空结构,强化安全系数。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构筑物多级放空检修结构,包括水处理构筑物,所述水处理构筑物中隔成生物处理池和放空检修区,所述放空检修区中分隔成第一放空检修区及第二放空检修区,所述第一放空检修区连通第一放空管内端孔口,所述第一放空管外端孔口位于所述水处理构筑物外侧,所述第一放空管内端孔口设置第一外排闸门,所述第二放空检修区连通第二放空管内端孔口,所述第二放空管外端孔口位于所述水处理构筑物外侧,所述第二放空管内端孔口设置第二外排闸门,所述第一放空检修区与所述生物处理池之间通过设置若干个过流孔连通,所述过流孔中设置过流孔启闭装置,所述过流孔启闭装置通过体积的变化来实现过流孔启闭,所述第一放空检修区与所述第二放空检修区之间通过设置隔墙过流孔连通,所述隔墙过流孔孔口设置隔墙闸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处理构筑物中通过设置放空检修区隔墙将所述水处理构筑物隔成所述生物处理池和所述放空检修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空检修区中通过设置分隔隔墙分隔成第一放空检修区及第二放空检修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流孔启闭装置包括预埋钢环,所述预埋钢环设置在过流孔内,所述预埋钢环内侧设置内衬橡胶,所述内衬橡胶中设置密封橡胶圈,所述预埋钢环内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所述密封橡胶圈上设置气嘴,所述气嘴通过空气管连接至空气循环管路系统上,所述空气管设置闸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橡胶圈的形状与气球类似,所述密封橡胶圈一侧与所述内衬橡胶沿所述过流孔的轴向方向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放空检修区与所述第二放空检修区池底低于所述生物处理池的底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放空管与所述第二放空管外周均套设防水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3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伸缩电子雾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中医用多功能针灸治疗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