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线框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85507.1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9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潘龙慧;冯军民;江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德洲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吴忠杰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引线框架塑模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引线框架包括连接板、定位单元、安装组件以及定位组件。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个定位组件以及定位槽的设置,使得人们要对该引线框架进行塑模时,人们只需将连接板放进模腔内,并将定位组件以及定位槽卡在模腔对应的位置上,以使得连接板能够精准的卡在模腔内,避免该引线框架在塑模的过程中,连接板发生错位移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是承载芯片的载体,导线键合后起到芯片内部电路与外电信号的传输作用,在封装过程和安装过程中起到定位、机械支撑作用;以及工作时热传导作用。因此引线框架是功率器件封装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近年来消费市场对功率器件的需求不断扩大,对产品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给功率器件封装行业带来了发展契机,同时也给功率器件封装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功率器件所使用引线框架的设计是否合理对功率器件封装行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引线框架在塑模的过程中,往往是直接放进模腔内,并未在其自身的结构上设置定位机构,导致引线框架在此过程中,发生错位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塑模稳定的引线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引线框架,包括:
两个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单元;一个连接板上的定位单元与另一个连接板上对应的定位单元之间连接有安装组件;
多个定位组件,均设于连接板上,每个所述定位组件均位于相邻的两个定位单元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引线框架中,每个所述定位组件均包括一对卡块,两个卡块之间开设有卡槽。
在上述的一种引线框架中,每个所述安装组件均包括两对引线脚,每对所述引线脚由一个左引线脚以及右引线脚组成,每对所述引线脚均与对应的定位单元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引线框架中,两个所述左引线脚固连,两个所述右引线脚固连,两个所述左引线脚之间以及两个所述右引线脚之间均开设有开口。
在上述的一种引线框架中,每个所述右引线脚上均开设锁胶孔。
在上述的一种引线框架中,所述的左引线脚与对应的右引线脚通过同一个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在上述的一种引线框架中,每个定位单元均包括用于连接对应左引线脚的左连杆以及用于连接对应右引线脚的右连杆,所述左连杆以及右连杆均与对应的连接板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引线框架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对线夹条,每个所述线夹条上均设有凸块。
在上述的一种引线框架中,每个所述连接板的底边上均开设有对应定位单元的定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个定位组件以及定位槽的设置,使得人们要对该引线框架进行塑模时,人们只需将连接板放进模腔内,并将定位组件以及定位槽卡在模腔对应的位置上,以使得连接板能够精准的卡在模腔内,避免该引线框架在塑模的过程中,连接板发生错位移动的情况。
2、两个左引线脚之间以及两个右引线脚之间均开设有开口,该开口的设置,有效减少了该引线框架的制作成本,同时,有效提高了该引线框架对芯片的散热能力。
3、通过多对线夹条的设置,使得人们在走线的过程中,当电线的长度过长时,人们只需将长度过长的电线卡进对应的两个线夹条之间,并使得两个凸块挤压该电线,便可将该电线卡固在两个线夹条之间,避免走线过程中,电线发生交错,如此,也方便人们整理电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德洲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德洲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5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