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81053.0 | 申请日: | 2020-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5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钟秀娟;杨海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晨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6;B24B47/12;B24B4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51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金属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所述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包括基座;第一龙门框架,所述第一龙门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部;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龙门框架的顶部内壁上;两个电机一,两个所述电机一均设置在第一龙门框架内;气缸一,所述气缸一固定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上;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上;两个架接侧板,两个所述架接侧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的底部;打磨辊,所述打磨辊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具有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打磨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笔在最初的定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书写,通过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笔的种类越来越多,也是人们一生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书写工具,一些例如钢笔等外壳多由金属制成的笔种已在生活中被普遍运用,且得到广泛的推广,这种金属笔的笔壳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其美观性和人们手握时的舒适度,多会将其金属外壳进行打磨抛光工作,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
但是,传统的打磨方式多是通过金属磨头或者金刚锉、打磨棒等手持工具进行人工手动打磨,打磨效果虽好,但一方面不仅需要投入较多人工,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打磨,打磨效果较为低下,相应的提高了投入成本,不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加工。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打磨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包括:基座;第一龙门框架,所述第一龙门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部;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龙门框架的顶部内壁上;两个电机一,两个所述电机一均设置在第一龙门框架内;气缸一,所述气缸一固定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上;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上;两个架接侧板,两个所述架接侧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的底部;打磨辊,所述打磨辊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电机二,所述电机二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架接侧板的一侧,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打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电机一上。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龙门框架、第一弧形夹板、气缸二和第二弧形夹板,所述第二龙门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弧形夹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龙门框架内,所述气缸二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龙门框架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二弧形夹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二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和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滑垫,所述第一弧形夹板与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龙门框架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龙门框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承重台,两个所述承重台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机一固定连接。
优选的,任意一个所述架接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部与所述电机二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晨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晨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1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二次回路硬压板
- 下一篇:铺地式暖风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