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瞳孔对光反射测量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30967.4 | 申请日: | 2020-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8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汪琪;唐天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3/11 | 分类号: | A61B3/11;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3 | 代理人: | 童卫忠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瞳孔 对光 反射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瞳孔对光反射测量尺,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镜片、手柄和眼睑撑开机构;所述手柄的端部与所述镜片相连接,所述镜片的中部设有透明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上设有用于测量瞳孔大小的刻度标示;所述眼睑撑开机构设置在所述镜片的下表面上,所述眼睑撑开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相对设置在所述镜片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脚与所述第二支撑脚分别用于撑开上眼睑和下眼睑。本实用新型可单人完成瞳孔测量操作,使用方便且测量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瞳孔对光反射测量尺。
背景技术
瞳孔测量是临床观察病情的重要监测手段之一,医护人员多通过瞳孔对照尺辅助测量。瞳孔对照尺采用对比的方式来测量瞳孔的大小,瞳孔对照尺上分别刻画有直径1mm、2mm、2.5mm和3mm大小的实心原点,在测量时通过手电筒照射眼球,然后用对光反射后的瞳孔与上述实心原点进行比较,以此得出相近的瞳孔大小。采用上述的瞳孔对照尺,其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测量瞳孔时,特别是昏迷患者的瞳孔时,医护人员需要单手持手电筒,另一只手需要拨开患者的眼睑,这样对照尺就无法拿在手中观察对比,测量过程往往需要两位医护人员协助完成,操作上较为不便。并且,由于对照尺上相邻两原点的大小相似,医护人员往往需要多次对比瞳孔与对照尺,才能确定瞳孔的大小,在此过程中,需要多次拨开患者眼睑进行对比,这样既使医护人员的操作不便,测量效率低,也会使患者感到不适。
由于上述的瞳孔对照尺的实用性较差,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便,临床实践中更常用的方式是医护人员根据经验自行判断瞳孔的大小。但是这种方式主观性较强,不同的医护人员所判断的结果可能各不相同,且其判断结果的准确性较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瞳孔对照尺存在着使用不便,实用性较差的缺陷,而医护人员根据经验自行判断的方式,其主观性较强,判断结果的准确性较差。因而,结合实际需求,设计一种符合临床实践,方便使用又能准确测量瞳孔大小的瞳孔测量尺,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瞳孔对光反射测量尺。本实用新型可单人完成瞳孔测量操作,使用方便且测量结果准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瞳孔对光反射测量尺,包括镜片、手柄和眼睑撑开机构;所述手柄的端部与所述镜片相连接,所述镜片的中部设有透明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上设有用于测量瞳孔大小的刻度标示;所述眼睑撑开机构设置在所述镜片的下表面上,所述眼睑撑开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相对设置在所述镜片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脚与所述第二支撑脚分别用于撑开上眼睑和下眼睑。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均呈水滴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的高度为0.4-0.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的外表面均包覆有硅胶层。
优选地,所述刻度标示为刻度网格表,所述刻度网格表由m×n个呈矩形阵列的单元格组成,所述单元格为边长等于1mm的正方形格。
优选地,所述m=25,所述n=15。
优选地,所述刻度标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所述透光板的中部,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单位长度为1mm。
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连接段和握持段,所述连接段平直且与所述镜片共面,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镜片,另一端连接所述握持段;所述握持段倾斜于所述镜片所在平面向上并向所述连接段的旁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握持段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镜片呈类矩形,其前后两侧边均为弧形边,左右两侧边均为直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09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建筑安防救生逃生升降装置
- 下一篇: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