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29909.X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4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龙;周俊芳;傅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03 | 分类号: | B22D11/1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连续 铸造 石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所述立式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直浇道,所述直浇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管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直浇道包括位于所述管体的顶端的进料通孔和位于所述管体的末端的出料通孔;所述进料通孔和所述出料通孔相连通;所述管体的侧壁内部设有六个斜浇道;所述斜浇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料通孔相连通,所述斜浇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底面相通。该实用新型可以使金属液立式浇注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分布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
背景技术
大型金属铸锭多采用立式连续铸造方式生产,基本特征是,在石墨浇管的顶端设有与炉头相配合的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炉头连接并锁紧,金属熔体通过石墨浇管均匀地导入通水冷却的结晶器中,结晶器中的金属熔体受到结晶器壁和底座的冷却作用,迅速凝固结晶,形成一层凝固壳。待结晶器中金属熔体的水平面达到一定高度时,铸锭机的牵引机构就带动底座和已凝固在底座上的凝固壳一起以一定速度连续、均匀地向下移动。当已凝固成铸坯的部分脱离开结晶器时,立即受到来自结晶器下缘处的二次冷却水的直接冷却,锭坯的凝固层也随之连续地向中心区域推进并完全凝固结晶。待铸锭长度达到规定尺寸后,停止铸造卸下铸锭,铸造机底座回到原始位置,即完成一个铸次。
然而,现有技术中,立式连续铸造所采用的石墨浇管在金属液立式浇注凝固的过程中,存在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高温区突变的情况严重,而热量分布不均,容易产生铸锭表面裂纹、内部气孔和中心裂纹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可以使金属液立式浇注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分布均匀,减少高温区突变,消除因热量分布不均产生的铸锭表面裂纹、内部气孔和中心裂纹等缺陷。
一种立式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直浇道,所述直浇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管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直浇道包括位于所述管体的顶端的进料通孔和位于所述管体的末端的出料通孔;所述进料通孔和所述出料通孔相连通;所述管体的侧壁内部设有六个斜浇道;所述斜浇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料通孔相连通,所述斜浇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底面相通。
进一步,所述斜浇道与所述直浇道的夹角为30度。
进一步,六个所述斜浇道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所述出料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料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斜浇道的直径与所述出料通孔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立式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为中心对称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采用的一分为七的方式(金属液从一个进料通孔流入,从一个出料通孔和六个斜浇道流出),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保证斜浇道和出料通孔的出口压力相同,并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出口金属流动速度,从而减少液穴深度,进而可以使金属液立式浇注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分布均匀,减少高温区突变,消除因热量分布不均产生的铸锭表面裂纹、内部气孔和中心裂纹等缺陷。
2、冷却过程在冷却横截面形成7个高温热点,这7个高温热点处于同一个横截面积上,便于金属液在冷却成型过程中不同铸锭截面中间部位的气体顺利排出,最大限度细化铸造组织晶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种立式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包括,管体1,进料通孔2,出料通孔3,斜浇道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9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聚乙烯管材用水密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液氮泵灌输转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