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油路结构的油冷电机、电机油路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26349.2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1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芯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00 | 分类号: | H02K9/00;H02K9/193;H02K1/20;H02K3/2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汪丹琪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路 结构 电机 冷却系统 | ||
一种带油路结构的油冷电机、电机油路冷却系统,属于电机技术领域。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定子铁芯设有沿定子铁芯轴向布置的电枢主装配耳和设于定子铁芯的一端电枢辅装配耳;定子铁芯在电枢主装配耳位于其顶部时装配于电机内;在位于定子铁芯顶部的电枢主装配耳两侧设有沿定子铁芯轴向布置的主油管;主油管表面排布有若干小孔,用于将主油管里的冷却油喷淋到定子铁芯外表面、定子两端绕组外表面;绕组与动平衡板外侧之间设有冷却油进入的冷却油腔;电机的前后轴承室具有冷却油引入通道;电机的油底壳汇聚通过定子铁芯、绕组、轴承室的冷却油。系统包括上述电机、油泵、油水散热器。本实用新型广泛匹配不同系统的减速箱,增加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油路结构的油冷电机、电机油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冷却方式中,有一种方式为使用冷却油直接与电机的定转子的产生损耗的部件接触交换散热,这一类冷却方式目前主要采用的冷却结构是将冷却油通过导管或细孔喷淋至产生损耗部件的表面,同时一部分冷却油兼顾润滑轴承的滚道。现有这种油路结构一般都是依靠动力总成系统来提供油路,及流量的分配,与减速箱/变速箱一起共用油路系统。这就要求对原减速箱系统做较大的改变,或重新开发带油冷系统的减速箱。这样对油冷电机与减速箱匹配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专利申请CN201810007002.1公开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冷却系统以及电机冷却方法,并具体公开了系统包括油管、油泵以及油冷器。在油管上设有开口,用于将变速箱的润滑油喷淋到电机上。该系统中电机与变速箱一起共用油路,无法匹配不同系统的减速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油路结构的油冷电机、电机油路冷却系统,在保证电机冷却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独立的电机油路冷却系统,既可以单独电机使用,也可以与减速箱油路共用,从而能广泛匹配不同系统的减速箱,增加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油路结构的油冷电机,包括定子和设于定子内的转子;所述定子的定子铁芯设有电枢主装配耳和电枢辅装配耳,所述电枢主装配耳沿定子铁芯轴向布置,所述电枢辅装配耳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一端;所述定子铁芯在电枢主装配耳位于其顶部时装配于电机内;在位于定子铁芯顶部的电枢主装配耳两侧设有主油管,所述主油管沿定子铁芯轴向布置;所述主油管表面排布有若干小孔,用于将主油管里的冷却油喷淋到定子铁芯外表面、定子两端绕组外表面;定子两端绕组与转子两端动平衡板外侧之间设有冷却油进入的冷却油腔;电机的前后轴承室具有将主油管喷淋的冷却油引入轴承室内的冷却油引入通道;电机还包括设于电机壳底部的油底壳,用于汇聚通过定子铁芯、绕组、轴承室的冷却油。
本实用新型油冷电机可在不依赖减速箱/变速箱的结构下单独实现冷却,同时也可与减速箱/变速箱一同使用,则此油冷电机可适用范围广,同时提升了整个动力系统的功率密度及可靠性。
冷却油从主油管的小孔喷淋出来后,依据重力方向,自上而下流入油底壳。冷却油流经各个部位无需增设特定的结构引导冷却油,对电机内部结构改动少。对于转子冷却,本实用新型无需独立通油,依靠动平衡板凹槽承载冷却油来冷却转子,同时转子转动将动平衡板上的冷却油均匀甩到两端绕组的内表面。最终依靠油底壳回收流经定子铁芯、绕组、轴承室的冷却油。
作为优选,位于定子铁芯顶部的电枢主装配耳位于电机在整车布置的重力方向上。
作为优选,所述动平衡板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承接通过冷却油腔进入的冷却油。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油引入通道的引入口设于所述前后轴承室的侧边,所述冷却油引入通道将冷却油引入到轴承室其装配轴承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油底壳具有一定深度,使得油底壳的存油能冷却电机底部的部分定子铁芯和绕组,且存油液面低于电机定子气隙和转子气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芯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芯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63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收集利用插花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