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跟保护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07913.6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9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G7/0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跟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足跟保护套,包括呈“L”型结构的外壳,外壳内侧转折处安有第一气囊,外壳内侧转折处的两侧均有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上均安装有充气放气阀门,外壳的内侧设有保护套本体,保护套本体呈“L”字型结构,保护套本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该足跟保护套,将保护套本体设置成开放式的,同时通过设置的固定带固定,便于患者穿戴,且在足跟部位和踝关节部位均设有气囊,可根据患者需求气囊中充入气体,夹持患者的足跟部位和踝关节部位,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足跟保护套。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中,牵引器的下滑,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以及骨折等均导致患者足跟器械性压伤和损伤,十分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甚至可能对患者造成无法恢复的后遗症,现在虽然有一些足跟保护套,但体积较为臃肿,不便于穿戴,且为固定式的,无法根据患者需求调节,对患者的保护效果不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足跟保护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跟保护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足跟保护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L”字型结构,且其横截面呈“U”字型结构,所述外壳的内侧转折处安装有第一气囊,且所述外壳的内侧转折处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上均安装有充气放气阀门,且所述充气放气阀门延伸至所述外壳外部,所述外壳的一侧位于两个横杆上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勾面和第二魔术贴勾面,所述外壳的内侧设有保护套本体,所述保护套本体呈“L”字型结构,且其横截面呈“U”字型结构,所述保护套本体上远离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和所述第二魔术贴勾面的一侧分别设有位置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上靠近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和所述第二魔术贴勾面的一侧末端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二魔术贴毛面。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充气放气阀门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尺寸与所述充气放气阀门的外径尺寸相适配,且所述充气放气阀门套接固定在所述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与所述保护套本体呈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外壳的宽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与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的宽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二魔术贴勾面与所述第二魔术贴毛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二魔术贴毛面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魔术贴勾面的宽度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足跟保护套,将保护套本体设置成开放式的,同时通过设置的固定带固定,便于患者穿戴,且在足跟部位和踝关节部位均设有气囊,可根据患者需求在气囊中充入气体,夹持患者的足跟部位和踝关节部位,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0、第一魔术贴勾面;11、第二魔术贴勾面;12、通孔;2、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保护套本体;5、第一固定带;50、第一魔术贴毛面;6、第二固定带;60、第二魔术贴毛面;7、充气放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7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形烧伤护理用雾化灭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制楼板结构的吊运锚固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