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渗沥液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99884.3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4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荣;黄赣闽;刘海荣;郑遂军;石健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投瀛洲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215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沥液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沥液处理系统,包括垃圾仓主体,所述的垃圾仓主体的底面上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沿着垃圾仓主体内侧的一边设置,收集槽靠近垃圾仓主体侧壁的侧面上开设有排水通槽,垃圾仓主体开设有排水通槽的侧壁为安装壁,垃圾仓主体外侧固定设置有沿着安装壁设置的溢出柱,溢出柱在安装壁上的投影大小大于排水通槽的横截面大小,溢出柱贴合安装壁上的侧面开设有与排水通槽连接的溢出槽,溢出柱上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固定连接在溢出槽的底部。其能够在堆放垃圾的时候,使渗沥液能够很好的从垃圾仓内排出,不易出现排污管被垃圾堵塞,导致渗沥液不能很好从垃圾仓内排出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渗沥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我国的生活垃圾中含水量较大,在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中,需要考虑将垃圾中的渗沥液尽量沥出,以提高垃圾热值,保证高热值垃圾在进入焚烧炉内后,能够良好的燃烧。目前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垃圾仓是专门用于储存垃圾的一个大型混凝土池,垃圾在垃圾仓内发酵,产生较多的渗沥液,如果不能顺利导出渗沥液,则会对垃圾焚烧产生影响,减少垃圾燃烧产生的热值。
如公告号为CN2071420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包括:垃圾仓主体和渗沥液格栅;所述垃圾仓主体的垃圾仓壁的某一侧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渗沥液通道,所述渗沥液通道外侧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渗沥液通道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渗沥液格栅嵌装在所述卡槽中,覆盖所述渗沥液通道。其阻挡垃圾外溢的同时将渗沥液导出,减小了垃圾渗沥液对垃圾燃烧热值的影响,同时减小了垃圾渗沥液造成的二次污染。
但是在堆放垃圾的时候,垃圾中会含有大量的污泥,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污泥也越积越多,很容易将渗沥液格栅上的网孔堵塞住,导致渗沥液无法很好的从垃圾仓内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渗沥液处理系统,其能够在堆放垃圾的时候,使渗沥液能够很好的从垃圾仓内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渗沥液处理系统,包括垃圾仓主体,所述的垃圾仓主体的底面上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沿着垃圾仓主体内侧的一边设置,收集槽靠近垃圾仓主体侧壁的侧面上开设有排水通槽,垃圾仓主体开设有排水通槽的侧壁为安装壁,垃圾仓主体外侧固定设置有沿着安装壁设置的溢出柱,溢出柱在安装壁上的投影大小大于排水通槽的横截面大小,溢出柱贴合安装壁上的侧面开设有与排水通槽连接的溢出槽,溢出柱上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固定连接在溢出槽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垃圾仓内堆放的垃圾沥出渗沥液时,渗沥液能够流入高度更低的收集槽内,流入收集槽内的渗沥液能够通过排水通槽流至溢出槽内,并从排污管排走。当垃圾仓内堆放的垃圾较多的时候,垃圾仓内大部分垃圾被安装壁挡住,并不能紧密的填充满排水通槽和溢出槽,从而能够使渗沥液能够更为容易的从排污管排出,不易出现排污管被垃圾堵塞,导致渗沥液不能很好从垃圾仓内排出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垃圾仓主体的底面设置成斜坡面,斜坡面靠近安装壁的侧边为斜坡面的最低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垃圾仓主体的底面为斜面,垃圾仓内渗出的渗沥液能够很好的沿着垃圾仓主体的底面流至收集槽内,使垃圾仓内的渗沥液能够被更好的收集并从垃圾仓内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溢出槽的底面设置成斜面,溢出槽与溢出柱一端相邻的底面低于与溢出柱另一端相邻的底面,排污管固定连接在溢出槽底面高度低的一端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溢出槽的底面设置成斜面,流至溢出槽内的渗沥液能够更好的汇集至排污管处,从而能够很好的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投瀛洲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投瀛洲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9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