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型阵列式高浓度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90216.4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3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泉;岳乃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利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孙建安 |
| 地址: | 261100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型 阵列 浓度 废水 一体化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型阵列式高浓度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一处理塔,在所述处理塔上设置进水口、脉冲布水器,在所述处理塔内设有若干个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内区和外区,在所述内区与外区内均填充悬浮填料,所述外区内处理单元呈圆形阵列式布局在所述处理塔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备各处理单元布局承圆型阵列式,紧凑高效利用率高。在一个处理塔内实现多级处理,即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多次重复进行,解决了传统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设备结构单一,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既能够处理高浓度废水,又可以同步高效去除COD,氮、磷等多种污染因子,实现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废水污染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圆型阵列式高浓度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境废水污染处理领域,一体化废水处理排放装置作为重要处理设施,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学校医院等行业废水排放领域。传统的一体化废水处理排放装置单一的箱体结构,设备受运输限制有效高度不够,能耗高且溶解氧不够,处理效率低下,对高浓度COD及氨氮及含磷的废水无法同步去除,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出一种圆型阵列式高浓度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型阵列式高浓度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一处理塔,在所述处理塔上设置进水口、脉冲布水器,在所述处理塔内设有若干个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内区和外区,在所述内区与外区内均填充悬浮填料,所述外区内处理单元呈圆形阵列式布局在所述处理塔内;
所述内区中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端连接在所述进水口上,下端伸入所述内区底部,在所述内区侧壁与进水管之间填充厌氧细菌,使其附着在悬浮填料上形成厌氧处理A区,在所述内区上端还设有厌氧出水溢流堰,在厌氧出水溢流堰一侧设有排水口;
所述外区处理单元依次包括缺氧处理B区、好氧处理C区、缺氧处理D区、好氧处理E区、沉淀处理F区、沉淀池出水堰,在相邻处理区之间设有过水口,在所述好氧处理C区以及好氧处理E区内均设有曝气进气管,在所述沉淀处理F区底部设有沉淀池排泥口;在所述缺氧处理B区、好氧处理C区、缺氧处理D区、好氧处理E区内还设有贯通处理区域顶部和底部的进水通道。
优选的,所述厌氧处理A区、缺氧处理B区、好氧处理C区、缺氧处理D区、好氧处理E区、沉淀处理F区、沉淀池出水堰的高度依次递减。
优选的,在所述缺氧处理B区、缺氧处理D区内还设有搅拌机。
优选的,内区与外区内的悬浮填料为海绵体悬浮填料。
优选的,所述好氧处理C区以及好氧处理E区内的曝气进气管,下端铺设在处理区域的底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备各处理单元布局承圆型阵列式,紧凑高效利用率高。在一个处理塔内实现多级处理,即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多次重复进行,解决了传统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设备结构单一,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既能够处理高浓度废水,又可以同步高效去除COD,氮、磷等多种污染因子,实现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为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处理单元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进水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处理塔;2、进水口;3、脉冲布水器;5、内区;6、外区;7、悬浮填料;
8、进水管;9、厌氧处理A区;10、厌氧出水溢流堰;11、缺氧处理B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利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利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0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学建模用画图工具
- 下一篇:一种工业气瓶智能存储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