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钳同轴度检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88655.1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1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锁军;廖勇;陈文刚;蔡洪丰;聂海杰;赵宏政;朱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易娜 |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钳 同轴 检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钳同轴度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焊钳同轴度检测机构,使用时,第一夹持部夹持在焊钳动臂上,第二夹持部夹持在焊钳静臂上,当焊钳的动臂和静臂同轴,也即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同轴时,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直射在靶尺的中心处,如果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的焊钳的动臂和静臂不同轴时,则第一定位杆沿着第一定位孔或者第二定位杆会沿着第二定位孔滑动而使得光发射器发出的光偏离靶尺的中心位置,如此,在焊钳安装时,可以通过该同轴度检测机构直观便捷地检测出焊钳的动臂和静臂是否同轴,从而避免焊装之前每次都要反复多次安装,提高焊接的可靠性,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钳同轴度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钳同轴度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用户对车身性能以及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车身制造时的焊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身的性能和外观质量。
在现有的电阻点焊操作时,焊钳的动臂和静臂是同轴设置的电极杆,但是在焊接过程中,电极杆会产生同轴度偏差,导致滑钳、焊点扭曲变形等问题,严重时会焊穿零件而导致零件直接报废,而目前行业内没有合适机构对焊钳同轴度进行检测,因而在每次焊接前焊钳都要反复多次安装,而每次安装后只能依靠压痕测试来达到要求,不仅可靠性差而且耗时较长,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行业没有合适机构对焊钳同轴度进行检测,因而在每次焊接前焊钳都要反复多次安装,而每次安装后只能依靠压痕测试来达到要求,不仅可靠性差而且耗时较长,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钳同轴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一定位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所述第一定位杆的第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焊钳动臂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定位杆的第二端设有光发射器,所述第二定位杆的第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焊钳静臂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定位杆的第二端设有靶尺,当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同轴时,所述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直射在所述靶尺的中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呈半圆柱形,且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与所述焊钳的动臂相匹配第一卡槽;
第二夹持部呈半圆柱形,且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与所述焊钳的静臂相匹配第二卡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杆通过第一轴承安装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杆上套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杆通过第二轴承安装至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杆上套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穿设于所述第二轴承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靶尺包括圆柱形的靶体,所述第二定位杆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靶体的侧部,所述靶体的上端面与所述光发射器相对,所述靶体的上端面设有沿径向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刻度环。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刻度环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发射器为激光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柄呈直杆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焊钳同轴度检测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8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细显示器数据连接线缆
- 下一篇:一种带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