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蜗杆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82596.7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8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博蜗杆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5/22 | 分类号: | F16H55/22;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蜗杆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杆轴,包括轴体、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分别连接轴体的两端,第二连接轴的前端连接有轴头,第一连接轴的后端连接有延伸台;孔洞与通孔相连通,润滑油通过通孔进入,由孔洞流出至两个蜗齿之间的底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至蜗齿啮合面,实现了润滑油由蜗齿底部往顶部扩散的目的,也实现蜗杆的自润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蜗杆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杆轴。
背景技术
蜗杆轴是具有一个或几个的蜗齿,并且与蜗轮啮合而组成交错轴齿轮副的齿轮。蜗杆轴传动的优点在于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传动平稳,无噪音。传动过程中蜗杆轴与涡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对蜗杆轴产生轴向作用力,当承受载荷较大时,啮合面摩擦力较大。目前,蜗杆轴的蜗齿啮合面的润滑主要是靠油泵往摩擦处喷油润滑,这种由外向内的润滑不够全面,可能造成蜗齿底部无润滑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润滑的蜗杆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蜗杆轴,包括轴体、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分别连接轴体的两端,第二连接轴的前端连接有轴头,第一连接轴的后端连接有延伸台,第一连接轴与延伸台之间设有多圈定位环;所述蜗杆轴内设有轴向贯通的通孔,蜗杆轴位于第二连接轴和轴体之间的轴上设有多个蜗齿,每两个蜗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孔洞,孔洞与通孔相连通。
其中,所述延伸台和所述轴头的外壁的周向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锥形块,至少一个锥形块上套设有锥形环。
其中,所述轴体与蜗齿之间设有第三连接轴,轴体与第三连接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
其中,所述孔洞为圆形,所述孔洞的半径为0.3~0.5mm。
其中,所述轴头的端部为锥形,所述锥形轴头的锥角为10°~20°。
其中,所述蜗杆轴为由40Cr材料制成的蜗杆轴,所述蜗齿为经淬火和渗碳处理的蜗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孔洞与通孔相连通,润滑油通过通孔进入,由孔洞流出至两个蜗齿之间的底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至蜗齿啮合面,实现了润滑油由蜗齿底部往顶部扩散的目的,也实现蜗杆轴的自润滑;设置有多圈定位环,可以使蜗杆轴根据需要调整定位,调节方便且定位方便。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蜗杆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包括:
轴体1,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蜗齿4,孔洞5,轴头6,第三连接轴7,延伸台8,定位环9,锥形环1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蜗杆轴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轴体1、第一连接轴2和第二连接轴3,第一连接轴2和第二连接轴3分别连接轴体1的两端,蜗杆轴内设有轴向贯通的通孔(未图示),蜗杆轴位于第二连接轴3和轴体1之间的轴上设有多个蜗齿4,每两个蜗齿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孔洞5,孔洞5与通孔相连通,润滑油通过通孔进入,由孔洞5流出至两个蜗齿4之间的底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至蜗齿4啮合面,实现了润滑油由蜗齿4底部往顶部扩散的目的,也实现蜗杆轴的自润滑。孔洞5为圆形,孔洞5的横截面的半径为0.3~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博蜗杆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博蜗杆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2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高式公路钢混组合行车道板结构专用泄水管
- 下一篇:一种蜗杆





